士

复制

shìㄕˋ

正文・丑集中 士部 共3画

正文丑集中

士部

3画

U+58EB

3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士部

武英殿刻本: 第56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42頁,第38

標點整理本: 第177頁,第25

《廣韻》、《集韻》、《韻會𡘋鉏里切,音仕 —— 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又,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又,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又,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又,《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又,《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又,《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又,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又,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又,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又,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又,《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又,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又,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又,《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又,士鄕。後漢・鄭𤣥》: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又,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又,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又,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又,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𨻰銜枚之事。

又,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

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

集韻》本作󰑥又,與仕通。

注解

〔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士部

〔士〕字拼音是shì,独体字。

〔士〕字造字法是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是古代男子的美称。

〔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ì] ⑴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⑵ 旧时指读书人⑶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⑷ 对人的美称⑸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⑹ 称某些专业人员⑺ 姓。

士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zhèng,zhēng 正
  • shēng 升
  • jié 捷
  • chūn 萅
  • sī,sāi 思
  • 夕
  • 昔
  • 瑜
  • ruì 瑞
  • xuàn 昡
  • 如
  • chéng 丞
  • xiǎo 小
  • xián 嫺
  • shī 施
  • 儒
  • ruì 睿
  • zhāo,cháo 朝
  • chāng 昌
  • chéng 承
  • réng 礽
  • shèng 胜
  • zhòu 宙
  • wén 彣
  • chén 晨
  • chóng 崇
  • zhěng 拯
  • xuān 暄
  • qiān 千
  • shān 珊
  • zhū 珠
  • 姒
  • chéng 成
  • xuán,xuàn 旋
  • rén 人
  • cái 才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guǎng,ān,yǎn 广
  • xiǎo 小
  • qiān 千
  • shān 山
  • 子
  • 丫
  • 夕
  • wàn,mò 万
  • shì 士
  • chuān 川
  • fán 凡
  • 也
  • 巳
  • jiǔ 久
  • 土
  • gè,gě 个
  • wán 丸
  • gōng 工
  • dà,dài,tài 大
  • 己
  • sān 三
  • gān,gàn 干
  • gōng 弓
  • 兀
  • sháo 勺
  • zhàng 丈
  • shàng,shǎng 上
  • xià 下
  • rèn 刃
  • kuī 亏
  • jīn 巾
  • cùn 寸
  • kǒu 口
  • 已
  • yāo 幺
  •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