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复制

xiàㄒㄧㄚˋ

正文・子集上 一部 共3画

正文子集上

一部

3画

U+4E0B

1

2

𠄟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一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76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2頁,第7

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𡘋遐上聲 —— 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又,《說文》:底也。玉篇》:後也。又,賤也。

又,《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祫已下,故言下也。

又,《集韻》、《韻會𡘋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又,《爾雅・釋訓》: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又,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又,《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陳第《古音考》與吳同。

又,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卷目:考證・子集上 部首:一部

愛日堂藏本: 第14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37頁,第3

《爾雅・釋訓》下,落也。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詁。

注解

〔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一部

〔下〕字拼音是xià,独体字。

〔下〕字造字法是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是下面,位置在下。

〔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à] ⑴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⑵ 等级低的⑶ 方面,方位⑷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⑸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⑹ 使降落⑺ 进入⑻ 投送⑼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⑽ 谦辞⑾ 颁布⑿ 攻克⒀ 卸掉⒁ 用,投入精力⒂ 退让⒃ 做出判断⒄ 量词,指动作次数⒅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⒆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⒇ 少于undefined 动物生产

下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禧
  • huàn 幻
  • chéng,dèng 澄
  • 武
  • wén 文
  • fāng 方
  • háo 豪
  • miǎn 冕
  • hǎi 海
  • péng,bāng 彭
  • 福
  • pèi 沛
  • píng 平
  • 博
  • bīn 斌
  • 沽
  • huì 惠
  • lín 霖
  • 墨
  • 法
  • 熙
  • xīn 忻
  • yáng 洋
  • péng 朋
  • huáng 皇
  • méng 朦
  • míng 明
  • huì 慧
  • héng 恒
  • hán 涵
  • 河
  • fěi,fēi 斐
  • 霓
  • màn 曼
  • bǎi 百
  • luò 洛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guǎng,ān,yǎn 广
  • xiǎo 小
  • qiān 千
  • shān 山
  • 子
  • 丫
  • 夕
  • wàn,mò 万
  • shì 士
  • chuān 川
  • fán 凡
  • 也
  • 巳
  • jiǔ 久
  • 土
  • gè,gě 个
  • wán 丸
  • gōng 工
  • dà,dài,tài 大
  • 己
  • sān 三
  • gān,gàn 干
  • gōng 弓
  • 兀
  • sháo 勺
  • zhàng 丈
  • shàng,shǎng 上
  • xià 下
  • rèn 刃
  • kuī 亏
  • jīn 巾
  • cùn 寸
  • kǒu 口
  • 已
  • yāo 幺
  •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