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dào

遗风古道

拼音yí fēng gǔ dào

注音ㄧˊ ㄈㄥ ㄍㄨˇ ㄉㄠˋ

繁体遺風古道

感情中性成语

遗风古道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出处清・元祚《从安节宓草昆仲乞写鹤舟图》诗:“水田茆屋莫愁村,别有遗风古道存。”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遗风古道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ǔ), 口部,共5画

1、古 [ gǔ ]

时代久远的,过去的,与“今”相对。如:~代。~稀(人七十岁的代称,源于杜甫《曲江》“人生七十古来稀”)。~典。~风。~训。~道(a.指古代的道理;b.古朴;c.古老的道路)。

古体诗的简称。如:五~(五言古诗)。七~(七言古诗)。

姓。

读音(dào), 辶部,共12画

1、道 [ dào ]

路,方向,途径。如:~路。铁~。志同~合。

指法则、规律。如:~理。~德。~义。得~多助,失~寡助。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如:~学。传~。修~。

方法,办法,技术。如:门~。医~。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如:~观( guàn )。~士。~姑。~行( 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如:会~门。一贯~。

说,讲。如:~白。常言~。能说会~。

用语言表示情意。如:~喜。~歉。~谢。

线条。如:铅笔~儿。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量词。如:一~大河。两~门。上三~漆。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读音(yí), 辶部,共12画

1、遗 [ yí ]

丢失。如:~失。~落。

漏掉。如:~忘。~漏。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如:补~。路不拾~。

余,留。如:~留。~俗。~闻。~址。~风。~憾。~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死人留下的。如:~骨。~言。~嘱。

不自觉地排泄。如:~尿。~精。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如:~传。

抛弃。如:~弃。

读音(fēngfěng), 风部,共4画

1、风 [ fēng ]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如:~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如:~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如:~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如:~传( 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如:~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如: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如:~瘫。~湿。

姓。

2、风 [ fěng ]

古同“讽”,讽刺。

遗风古道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