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

共 187 个成语

出自吕氏春秋的成语有临患忘利、类同相召、船骥之托、舍本逐末、时不久留、茹鱼去蝇、兔死凫举、恣睢自用、以狸致鼠,以冰致绳、楚人戎言、必不挠北、泽及髊骨、求索无厌、霄鱼垂化、令苛则不听、亡国之主、黎丘丈人、言意相离、磬笔难书、礼烦则不庄、至智弃智、淫学流说、扑击遏夺、尺之木必有节目、不言之听、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掩耳偷钟、隐志相及、勿忘在莒、忠不可兼等等。 以下的列表是这些成语的解释。

临患忘利

lín huàn wàng lì

布景祸患不计较仆人得失。

详细解释

类同相召

lèi tóng xiāng zhāo

同类者相互招引、呼应。

详细解释

船骥之托

chuán jì zhī tuō

比喻可信托,可重用的人才。

详细解释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详细解释

时不久留

shí bù jiǔ liú

时机不会长久等待。意思是要抓紧时机。

详细解释

茹鱼去蝇

rú yú qù yíng

用腐臭的鱼驱赶苍蝇。比喻做事方法不对头,结果适得其反。

详细解释

兔死凫举

tǔ sǐ fú jǔ

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详细解释

恣睢自用

zì suī zì yòng

指狂妄、凶暴、自以为是。

详细解释

以狸致鼠,以冰致绳

yǐ lí zhì shǔ , yǐ bīng zhì shéng

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详细解释

楚人戎言

chǔ rén róng yán

楚人生长在戎,就要说西戎人的话。比喻客观环境的影响要胜过主观条件与与自然的本能。

详细解释

必不挠北

bì bù náo běi

必定不会失败。

详细解释

泽及髊骨

zé jí cī gǔ

恩泽及于死者。形容恩德深厚。

详细解释

求索无厌

qiú suǒ wú yàn

形容贪欲没有满足的时候。

详细解释

霄鱼垂化

xiāo yú chuí huà

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后因以“霄鱼垂化”来称赞官吏的德政。

详细解释

令苛则不听

lìng kē zé bù tīng

法令细碎繁琐,执法者无法执行。形容事物如果繁杂,就会适得其反。

详细解释

亡国之主

wáng guó zhī zhǔ

亡国时的君主,即最后一代君王。

详细解释

黎丘丈人

lí qiū zhàng rén

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错误的人。

详细解释

言意相离

yán yì xiāng lí

语言和思想相分离。比喻说的与想的不一致。

详细解释

磬笔难书

qìng bǐ nán shū

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详细解释

礼烦则不庄

lǐ fán zé bù zhuāng

礼仪烦杂反而显得轻浮、不庄重。

详细解释

至智弃智

zhì zhì qì zhì

智慧达到极点,就可舍弃智慧不用。

详细解释

淫学流说

yín xué liú shuō

浮华的学问,不合正道的邪说。

详细解释

扑击遏夺

pū jī è duó

指拦路打劫。

详细解释

尺之木必有节目

chǐ zhī mù bì yǒu jié mù

一尺长的木头也有节疤。比喻事物各有所短,不可能十全十美。

详细解释

不言之听

bù yán zhī tīng

能听懂言外的意思。

详细解释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

dōng xiàng ér wàng , bù jiàn xī qiáng

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详细解释

掩耳偷钟

yǎn ěr tōu zhōng

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详细解释

隐志相及

yǐn zhì xiāng jí

忧痛之心相通。形容互相同情。

详细解释

勿忘在莒

wù wàng zài jǔ

比喻不忘本。

详细解释

忠不可兼

zhōng bù kě jiān

一个人不可能兼作两个国君的忠臣,指一臣不事二主。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