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chù

有触即发

拼音yǒu chù jí fā

注音ㄧㄡˇ ㄔㄨˋ ㄐㄧˊ ㄈㄚ

繁体有觸即發

有触即发的意思

折叠 展开

触:碰;即:就。
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清・陈洵《海绡说词・忆旧游送人犹未苦》:言是伤春,意是忆别,此恨有触即发,全不注在澹翁也。

例子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七回:讵合肥欲施其一网打尽之计,是以~,为徐树铮之故,为安福部之故。

有触即发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有所触动就立即产生反应。犹“一触即发”。见“一触即发”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一触即发”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一触即发”典源作“触而即发”。指一经触动而立即有所感发或反应,多用于感情方面。李开先,字伯华,号中麓,自称中麓子或中麓山人,山东章丘人。他前后做官十几年,罢官还乡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是明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他以前认识一位前辈朋友张龙明。张氏曾私下托付他,将毕生之作〈原命〉、〈原性〉二文传世下去。二十几年来,他谨记于心。后来,在他的作品《李中麓闲居集・原性堂记》中记载:他有一间本来名为“面山”的屋子,有一次,来访的客人问他,为何不改称“原性”?李开先一听,有感于和张龙湖的往事,于是欣喜地就把屋子改名了。他在文章中说他改屋名是本来内心即存有“原性”之念,被客人之言触动而发,不知客人为何也和他有相同的见解呢?后来“一触即发”这句成语可能就从这里演变而出,转用来比喻很紧张的情势或很危险的时刻。

【书证】

  • 01.清・李渔〈乌鹊吉凶辨〉:“夫鹊不果吉,乌不果凶,世人亦屡验之,无如喜怒之怀,有触即发。”

有触即发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jí), 卩部,共7画

1、即 [ jí ]

就是。如:知识~力量。

当时或当地。如:~日。~刻。~席。~景。在~。~兴( xìng )。

就,便。如:黎明~起。

假如,倘若。如:~使。~便( biàn )。~或。~令。

靠近。如:不~不离。

到,开始从事。如:~位。

读音(fāfà), 又部,共5画

1、发 [ fā ]

交付,送出。如:分~。~放。~行(批发)。

放,射。如:~射。百~百中。焕~。

表达,阐述。如:~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散开,分散。如:~散。

开展,张大,扩大。如:~展。~扬。

打开,揭露。如:~现。~掘。

产生,出现。如:~生。~愤。奋~。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如:~面。

显现,显出。如:~病。~抖。~憷。

开始动作。如:~动。

引起,开启。如:启~。~人深省。

公布,宣布。如:~布。~号施令。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2、发 [ fà ]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如:头~。鬓~。怒~冲冠。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1、有 [ yǒu ]

存在。如:~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

表示所属。如:他~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如:~病。情况~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如:水~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如:~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如:~劳。~请。

无定指,与“某”相近。如:~一天。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如:~夏。~宋一代。

2、有 [ yòu ]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chù), 角部,共13画

1、触 [ chù ]

抵、顶。如:抵~。“羝羊~藩,赢其角”。

碰,撞。如:~礁。~电。~动。~摸。~发。~犯。~怒。

遇着。如:接~。~觉( jué )。~目惊心。~角( jiǎo )。~景生情。~类旁通。

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如:感~。忽有所~。

有触即发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