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èqīn

大义灭亲

拼音dà yì miè qīn

注音ㄉㄚˋ ㄧˋ ㄇㄧㄝˋ ㄑㄧㄣ

繁体大義滅親

感情褒义成语

近义词以义割恩 大公无私 不徇私情 六亲不认

反义词公报私仇 徇私舞弊 徇情枉法

大义灭亲的意思

折叠 展开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例子这是一条汉子,大义灭亲,死活只有一个党。(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四)

辨形”,不能写作“”。

谜语 石碏杀子 (谜底:大义灭亲)

故事 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卫庄公,希望教育好庄公之子州吁。庄公死,卫桓公即位,州吁与石碏之子石厚密谋杀害桓公篡位,为确保王位坐稳,派石厚去请教石碏。石碏恨儿子大逆不道,设计让陈国陈桓公除掉了州吁与石厚。

大义灭亲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指为了维护公理正义,不徇私情,灭了犯罪的亲人,或让他们接受法律制裁。语出《左传・隐公四年》

【典源】

《左传・隐公四年》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1]人使[2][3][4][5][6]使其宰[7]莅杀[8][9]。君子曰:“石碏,[10]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注解

[1]卫:国名。周朝时武王封予少弟康叔,故址约在今河北省南部和河南省北部一带,后为秦所灭。

[2]右宰丑:名叫丑的右宰官。右宰,官名。

[3]莅:光临、来到。

[4]州吁:人名。春秋卫国庄公之庶子,生卒年不详。性骄奢,卫桓公十六年,收聚逃亡在外的卫国人,袭杀桓公而自立。吁,音

[5]濮:县名,春秋时卫国之鄄邑,位于山东省之西境。黄河斜贯境内,县跨黄河两岸,物产以棉花为大宗。今此县已废。

[6]石碏:人名。春秋卫国之大夫,生卒年不详。仕卫庄公。碏,音què

[7]獳羊肩:人名。春秋时人,生卒年不详。石碏之家臣。獳,音nòu

[8]石厚:人名。春秋时人,生卒年不详。石碏之子。

[9]陈:国名。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都宛丘。其地约在今河南省旧开封以东至安徽省旧毫之间。

[10]纯臣:忠直之臣。

【典故】

据《左传・隐公四年》载,州吁是春秋时代卫国庄公与宠妾所生的儿子,庄公非常宠爱他,大夫石碏(què)曾经劝谏庄公不要把州吁给宠坏了,但是庄公不听,州吁也因此养成好战骄奢的个性。庄公死后,桓公继位,州吁密谋杀害桓公而自立为国君,引起人民不满而导致国内不安。州吁的亲信石厚就去问他的父亲石碏,要怎么做才能安定民心、巩固王位。石碏曾经是卫桓公的重臣,很受到人民的尊敬,当石厚来请教的时候,他说:“只有觐见周天子才能安定君位。”石厚又问:“如何才能觐见天子呢?”石碏说:“陈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宠信,而现在陈国和卫国的关系非常和睦,因此如果去拜访陈国的国君,请他向周天子请示,必定可以得见。”于是石厚就跟随著州吁到陈国。这时石碏暗中派人告诉陈桓公:“卫国领土狭小,而我已经年老了,不能有所作为。州吁和石厚就是杀了我国国君的人,请你们趁这个机会处置他们。”陈国人就把他们抓起来,请卫国人亲自来处置二人。卫国派右宰丑在濮县把州吁杀了。至于石厚,大家认为因为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杀了首恶州吁就够了,但是石碏不认同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州吁做的许多坏事,石厚也都有参与筹划,不能不严惩,所以就派他的家臣獳(nòu)羊肩到陈国杀死了石厚。石碏这种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父子私情的做法,深受后人所敬佩和赞扬。后来原文中的“大义灭亲”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比喻为了维护公理正义,不徇私情,灭了犯罪的亲人,或让他们接受法律制裁。

【书证】

  • 01.《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源)
  • 02.《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清河孝王庆》:“皇太子有失惑无常之性,爰自孩乳,至今益章,恐袭其母凶恶之风,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大义灭亲,况降退乎!今废庆为清河王。”
  • 03.《晋书・卷三八・宣五王列传・扶风王骏》:“赵王凶逆,天下当共讨之,大义灭亲,古之明典。”
  • 04.《三国志・卷二八・魏书・王毌丘诸葛邓钟传・毌丘俭》裴松之・注:“《春秋》之义,大义灭亲,故周公诛弟,石碏戮子,季友鸩兄,上为国计,下全宗族。”
  • 05.《魏书・卷六五・李平列传》:“大义灭亲,夫岂获止。周公行之于古,朕亦当行之于今。”
  • 06.《北史・卷一九・魏孝文六王列传・废太子恂》:“古人有言,大义灭亲。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
  • 07.《隋书・卷五○・宇文庆等列传》:“史臣曰:『……安、悊之于高祖,未有君臣之分,陷其骨肉,使就诛夷,大义灭亲,所闻异于此矣。』”
  • 08.《旧唐书・卷六四・高祖二十二子列传・隐太子建成》:“周公圣人,岂无情于骨肉?为存社稷,大义灭亲。今大王临机不断,坐受屠戮,于义何成?”
  • 09.《资治通鉴・卷二○二・唐纪十八・高宗永隆元年》:“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
  • 10.《金史・卷一二一・忠义列传一・曹珪》:“珪赤心为国,大义灭亲,自古罕闻也。”
  • 11.《明史・卷一一八・诸王列传三・谷王橞》:“周戮管、蔡,汉辟濞、长,皆大义灭亲,陛下纵念橞,奈天下何?”

【用法】

语义比喻为了维护公理正义,不徇私情,灭了犯罪的亲人,或让他们接受法律制裁。褒义。

类别用在“公正严明”的表述上。

例句

历史上那些能大义灭亲的人物,都是令人敬佩的。

这次因为他父亲大义灭亲出面作证,才能定他的罪。

国法公平不可失,所以宁可大义灭亲,不可因私废法。

为了社会的公义,检方希望嫌犯的家人大义灭亲,出面指证。

以她的刚烈性子,就是自己的亲爹亲娘犯了罪,她也会大义灭亲的。

他今天虽然大义灭亲,出庭指证父亲犯罪的事实,但内心必然十分痛苦。

他身为执法人员,到底是大义灭亲,出面检举弟弟的罪行呢?还是循私纵放?内心犹疑难决。

大义灭亲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punish one's own relations in the cause of justice
  2. 大義親 (しん)を滅(めっ)す
  3. sacrifier ses proches à la droiture

大义灭亲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yì), 丶部,共3画

1、义 [ yì ]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如: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如:~举。~务。~愤。~演。见~勇为。

情谊。如:~气。恩~。~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如:意~。含~。释~。微言大~。

指认为亲属的。如:~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如:~齿。~肢。

姓。

读音(qīnqìng), 立部,共9画

1、亲 [ qīn ]

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如:~属。~人。~缘。双~(父母)。~眷。

婚姻。如:~事。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如:~戚。~故。~邻。~朋。

称呼同一地方的人。如:乡~。

本身,自己的。如:~睹。~聆。~笔。

感情好,关系密切。如:~密。相~。~睦。~疏。

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如:~吻。

2、亲 [ qìng ]

〔~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读音(dàdàitài), 大部,共3画

1、大 [ dà ]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如:~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如:~局。~众。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如:不~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如:老~。

敬辞。如:~作。~名。~手笔。

时间更远。如:~前年。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如:~概。~凡。

2、大 [ dài ]

〔~夫〕医生(“夫”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3、大 [ tài ]

古通“太”。

古通“泰”。

读音(miè), 火部,共5画

1、灭 [ miè ]

火熄。如:熄~。

完,尽,使不存在。如:~口。~亡。不可磨~。~族(古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犯罪,株连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亲属,都被一起杀掉)。

淹没。如:~顶之灾。

大义灭亲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