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63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29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997頁,第1字
音《唐韻》:於眞切,音因。《說文》:車重席。《詩・秦風》:文茵暢轂。【註】文茵,虎皮也。《前漢・丙吉傳》: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註】茵,蓐也。
义又,班固〈西都賦〉:乗茵步輦。《漢儀》〔註〕:皇后、婕妤乗輦,餘者以茵,四人對舉四角,輿而行也。
义又,《本草》:茵蔯蒿。【註】經冬不死,更因舊苗而生,故名因陳。杜甫詩:茵蔯春藕香。
义又,茵芋,藥名。
义茵蓐,或作鞇。《集韻》亦作筃,通作絪、裀。
注解
〔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茵〕字拼音是yī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因。
〔茵〕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因声。本义是车垫子。字本作“因”。
〔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īn] ⑴ 铺垫的东西,垫子、褥子、毯子的通称
茵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