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86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622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570頁,第1字
音《唐韻》:一佳切;《集韻》:於佳切,𡘋音娃 —— 水名。渥洼水,在陝西行都司沙州境內。《史記・樂書》:常得神馬渥洼水中。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烏瓜切,音窊 —— 同「窪」。揚子《方言》:洼,洿也。自關而東,或曰洼,或曰汜。
义又,深也、曲也。《莊子・齊物論》:似洼者,似汙者。
音又,《廣韻》:烏隹切;《集韻》:烏雖切,𡘋音嫢 —— 義同。
音又,《廣韻》:古攜切;《集韻》:涓畦切,𡘋音圭 —— 姓也。《後漢・儒林傳》:大鴻臚洼丹。
音又,《集韻》:烏乖切,音崴 —— 亦曲也。
卷目:考證・巳集上 部首:水部
愛日堂藏本: 第365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54頁,第47字
《史記・樂書》常得神馬渥洼水中。
謹照原文常改嘗。
注解
〔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洼〕字拼音是wā,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圭。
〔洼〕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圭( guī )声。本义是深池。
〔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ā] ⑴ 凹陷的地方⑵ 低凹,深陷
洼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