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

复制

xiánㄒㄧㄢˊ

正文・丑集上 口部 共9画

正文丑集上

口部

9画

U+54B8

3

6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34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87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115頁,第5

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𡘋音諴。說文》:皆也。玉篇》:悉也。書・堯典》:庶績咸熙。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

又,卦名。易・咸卦》:彖曰:咸,感也。

又,《易・雜卦》:咸,速也。

又,《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

又,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

又,地名。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咸漢星出西北。

又,王充《論衡》:任氣卒咸,不揆於人。

又,姓。姓苑》:巫咸之後,今東海有之。

又,《集韻》:居咸切,音緘。禮・喪大記》:凡封,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今齊人謂棺束爲緘繩。咸或爲椷。【釋文】咸,一本作緘。

又,《集韻》:古斬切,音鰔 —— 與減同,損也。

又,一曰水名。詳水部減字註。

又,姓。前漢・酷吏傳》:咸宣,楊人也。【註】咸音減省之減。

又,《集韻》:公陷切,音䫡 —— 亦與減同。詳水部減字註。

又,音憾。左傳・昭二十一年》:窕則不咸。【註】不充滿人心。【釋文】咸,本亦作感,戸暗反。〇【按】感同「憾」。

又,叶餘針切,音𠛬。張衡〈舞賦〉:歌以詠志,舞以旌心;細則聲窕,大則不咸。

注解

〔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咸〕字拼音是xiá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戌、口

〔咸〕字造字法是会意。据甲骨文。从戌( xū ),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是杀。

〔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án] ⑴ 〈书〉全,都⑵ 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⑶ 用盐腌制的⑷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艮下兌上。⑸ 姓。

咸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禧
  • huàn 幻
  • chéng,dèng 澄
  • 武
  • wén 文
  • fāng 方
  • háo 豪
  • miǎn 冕
  • hǎi 海
  • péng,bāng 彭
  • 福
  • pèi 沛
  • píng 平
  • 博
  • bīn 斌
  • 沽
  • huì 惠
  • lín 霖
  • 墨
  • 法
  • 熙
  • xīn 忻
  • yáng 洋
  • péng 朋
  • huáng 皇
  • méng 朦
  • míng 明
  • huì 慧
  • héng 恒
  • hán 涵
  • 河
  • fěi,fēi 斐
  • 霓
  • màn 曼
  • bǎi 百
  • luò 洛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科
  • sī,sāi 思
  • liǔ 柳
  • 波
  • 昱
  • 奕
  • jùn 俊
  • qiū 秋
  • guī 皈
  • bǐng 炳
  • 育
  • zhì 致
  • xuān 宣
  • mín,wén 玟
  • xiāng 香
  • 禹
  • qiào,xiào 俏
  • zhǒng,zhòng,chóng 种
  • shī 施
  • 怡
  • 炬
  • jiǒng 炯
  • yìng 映
  • líng 昤
  • zhāo 昭
  • yuán 爰
  • xiè 祄
  • zhǐ 祉
  • yuè 玥
  • lín,jiān,qián,yín 玪
  • qiān 芊
  • hóng 泓
  • biǎn,piān 扁
  • guǐ 癸
  • huáng 皇
  • miǎn 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