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29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514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460頁,第2字
音《唐韻》、《集韻》:敕九切;《正韻》:齒九切,𡘋音丑 —— 械也。本作抙。
音又,《唐韻》、《韻會》𡘋女久切,音紐。《詩・唐風》:隰有杻。【陸璣疏】檍也,葉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多曲少直,枝葉茂好,二月開花,如練而細,蘂蓋樹,名萬歲枝,或謂之牛筋,材可爲弓幹。
音又,《集韻》:忍九切,音蹂 —— 義同。
注解
〔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杻〕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iǔ、chǒ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丑。
〔杻〕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丑声。本义是木名。檍树。
〔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iǔ]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㈡ [chǒu] ⑴ 古代手铐一类的刑具
杻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