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 lù

北路

拼音
běi lù
注音
ㄅㄟˇ ㄌㄨˋ

北路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路běi lù

  1. 北方之路。

  2. 泛指北方地区

  3. 特指新疆北部地区。

引证解释

  1. 北方之路。

    南朝 宋•谢灵运 《撰征赋:“眷北路兴思,看东山怡目。”

  2. 泛指北方地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七回:“炒了几个鷄蛋,烙了几张饼,大家围着糊里糊涂吃了,就算一顿。这是北路风光如此。”

  3. 特指 新疆 北部地区。

    清•魏源 《圣武记》卷四:“北路屯田二十三万八千六百餘亩,南路四万九千四百餘亩。”

网络解释

北路

佛教术语,巴利名 Uttara^patha。为“南路”(巴 DakkhiN!a^patha)之对称。据大事(梵 Maha^vastu)Ⅱ.载,北路有德叉尸罗国(梵 Taks!as/ila^),故推测北路系指近于印度西北国境之地。据传,释尊出家后,即向南方摩揭陀国游行,其路线乃从舍卫城起,经由迦毗罗卫城、拘尸那(梵 Kusinagara)、毗舍离(梵 Ves/a^li)等,抵达恒河进入摩揭陀国之王舍城,此一公路线,即称为北路

北路的字义分解

  • 拼音 běibèi 部首 总笔画 5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 ~方。~辰(古书指北极星)。~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国(指中国北部)。打了败仗往回逃。 败~。","古同“背”,违背,违反。"]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3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 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 思~。生~。出~。~子。~数( shù )。方面,地区。 外~货。各~人马。种类。 一~货色。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车。 筚~。乘~。姓。"]详细解释

北路的分字组词

北路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