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shēng

阳声

拼音
yáng shēng
注音
ㄧㄤˊ ㄕㄥ
繁体
陽聲

阳声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阳声yáng shēng

  1. 古代音律属于阳性六律

  2. 指清扬之声。阳,通“扬”。

  3. 音韵学术语。也称附声韵。同“阴声”相对。凡韵母鼻音m、n、ng为韵尾的,音韵学上称为阳声。如坚、光等。

引证解释

  1. 古代指音律上属于阳性的六律。

    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
    汉•贾谊 《新书·六术:“是以声音之器十二钟,钟当一月,其六钟阴声,六钟阳声,声之术律是而出,故谓之六律。”
    国语·周语下》“若无射有林,耳弗及也” 三国 吴 韦昭 注:“无射,阳声之细者也。林钟,阴声之大者也。细抑大陵,故耳不能听及也。”

  2. 指清扬之声。阳,通“扬”。

    《周礼·冬官·弓人:“凡相干,欲赤黑而阳声。赤黑则乡心,阳声则远根。”
    郑玄 注:“阳,犹清也,木之类近根者奴。”
    孙诒让 正义:“注云‘阳犹清也’者,义与《梓人》‘其声清阳而远闻’同。阳皆扬之叚字。”

  3. 音韵学术语。也称附声韵。同“阴声”相对。凡韵母以鼻音m、n、ng为韵尾的,音韵学上称为阳声。如坚、光等。

    王国维 《观堂集林·五声说》:“而此一切阳声收声,其性质悠扬不尽。”

国语辞典

阳声yáng shēng

  1. 音律中的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种,称为「阳声」。见《周礼·春官·大师》

  2. 清越的声音。

    《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凡相干,欲赤黑而阳声,赤黑则乡心,阳声则远根。」

网络解释

阳声阳声,汉语词语,拼音为yáng shēng,意思是清扬之声。

阳声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hēng 部首 总笔画 7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 ~音。~带。消息,音讯。 ~息。不通~气。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 ~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名誉。 名~。音乐歌舞。 ~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详细解释

  • 拼音 yáng 部首 总笔画 6

    ["明亮。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 268A)。指“太阳” ~光。~面。~历。向~。夕~。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 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温暖。 ~春。外露的,明显的。 ~沟。~奉阴违。凸出的。 ~文图章。关于活人的。 ~间(人世间)。~宅。~寿。带正电的。 ~极。~电。~离子。男性生殖器。 ~痿。古同“佯”,假装。姓。"]详细解释

阳声的分字组词

阳声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