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jiādiǎn

文无加点

拼音wén wú jiā diǎn

注音ㄨㄣˊ ㄨˊ ㄐㄧㄚ ㄉㄧㄢˇ

繁体文無加點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文不加点

文无加点的意思

折叠 展开

见“文不加点”。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祢衡》:“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作文一气呵成。

例子《南史·傅縡传》:“时陈文帝使颜晃赐阳杂物,阳托縡启谢,词理周治,文无加点。”

文无加点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即“文不加点”。见“文不加点”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文不加点”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古人书写时,如遇错字,就在写错的地方涂一点墨,表示删去。所以“文不加点”就表示文章一挥而就,不加以涂改,用来形容文人的才思敏捷,可以下笔成章,如东汉的祢衡写〈鹦鹉赋〉时就“文不加点”。祢衡恃才傲物,不为曹操所容,因此曹操将他送到黄祖那边。有一次黄祖的儿子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黄射请祢衡即席为这只珍禽作一篇赋。祢衡答应了,他并在赋中形容自己写这篇赋时,下笔如飞,没有任何的错字和修改,很快地便将〈鹦鹉赋〉完成了。后来“文不加点”这句成语被用来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通篇无所涂改。后来“文不加点”就用来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援笔立成,不需涂改。

【书证】

  • 01.《后汉书・卷八○・文苑列传下・祢衡》:“衡(览)〔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 02.《南史・卷六九・傅縡列传》:“时陈文帝使颜晃赐玚杂物,玚托縡启谢,词理周洽,文无加点。”

文无加点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never to make the slightest change in one's writing

文无加点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jiā), 力部,共5画

1、加 [ jiā ]

增多。如:增~。追~。~倍。~封。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如:~注解。~冕。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如:~法。

施以某种动作。如:~以。不~考虑。

使程度增高。如:~工。~强。~剧。

超过。如:~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

姓。

读音(wén), 文部,共4画

1、文 [ wén ]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如:灿若~锦。

刺画花纹。如:~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字。~盲。以~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如:~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如:~化。~物。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如:天~。水~。

旧时指礼节仪式。如: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如:~质彬彬。

温和。如:~火。~静。~雅。

指非军事的。如:~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如:~言。~白间杂。

专指社会科学。如:~科。

掩饰。如:~过饰非。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如:一~不名。

姓。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1、无 [ wú ]

没有,与“有”相对;不。如:~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所适从。

读音(diǎn), 灬部,共9画

1、点 [ diǎn ]

细小的痕迹或物体。如:~滴。斑~。~子(➊液体的小滴,如“水~~”;➋小的痕迹,如“油~~”;➌打击乐器演奏时的节拍,如“鼓~~”;➍主意,办法,如“请大家出~~”;➎最能说明问题的关键地方,如“话没有说到~~上”)。

几何学上指没有长、宽、厚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两条线相交处或线段的两端。

数学上表示小数部分开始的符号(。),称“小数点”,如“231。4”。

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如:两三~雨。几~泪水。

一定的位置或限度。如:地~。起~。极~。居民~。

项,部分,方面。如:优~。要~。特~。

汉字笔形之一(丶)如:~画。三~水。

加上点子,引申为修饰。如:标~。评~。~缀。画龙~睛。

使一点一滴地落下或发出。如:~种。~射(自动武器有间歇的射击)。~眼药。

一落一起或一触即离的动作。如:~头。~穴。

引火。如:~火(亦喻挑起是非,制造事端)。

查对。如:~数。~名。~卯(旧时称官衙、军伍卯时开始办公、操练,官员查点人数)。

指定,选派。如:~菜。~将( jiàng )。听众~播。

指示,启发。如:指~。~拨。

计时的单位。如:更~(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三更三~。钟~。

污。如:~污。~辱(使受污辱)。

指正餐以外的暂时充饥,亦指糕饼一类的食物。如:~心(“心”读轻声)。~补(吃少量的食品解饿。“补”读轻声)。

同“踮”。

文无加点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