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ài

孜孜不怠

拼音zī zī bù dài

感情中性成语

近义词孜孜不倦 孜孜不懈 孜孜不息

孜孜不怠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勤勉努力,毫不懈怠。

出处《汉书・平当传》:“今圣汉受命而王,继体承业二百余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勤奋。

例子臣事先帝三十年,观其延接疏远,孜孜不怠,下情犹有不通者。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十三

孜孜不怠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勤勉不懈。见“孜孜不倦”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孜孜不倦”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书经》,或称《尚书》,相传由孔子所编定,上记尧舜及夏商周三代,下至秦穆公时代的典谟训诰。〈益稷〉篇记述大禹治水的事迹。舜听了臣子皋陶的谋议,于是也要禹说一些美言。禹跪拜行礼说:“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皋陶说:“这是怎么说?”禹回答说:“浩浩荡荡的洪水包围了高山,淹没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里。我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顺著山间荒凉的小径砍树作成路标。和益一起送上生鲜的鱼鳖鸟兽给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让洪水顺利流入四海;挖通沟渠,引导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种谷物,并分送生鲜的食物给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资,互通有无。于是每个人民都安定下来,天下也太平了。”皋陶听了就说:“唷!你说的好,我会向你学习,照著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这一完整词形,到《三国志・卷四一・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向朗》中首次出现。另外《书经・君陈》内容记载周公死后,周成王周公子君陈去治理王城东郊的成周,勉励他遵循周公教化人民的方法,勤勉不怠,不可贪图逸乐而荒废政事,原文中也有“惟日孜孜”的文字。

【书证】

  • 01.《汉书・卷七一・隽疏于薛平彭传・平当》:“今圣汉受命而王,继体承业二百余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 02.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七・容恕》:“(娄师德)前后四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朴忠沉厚,心无适莫。”

安居乐业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怠”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怠”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孜孜不怠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不 [ bù ]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如:~,我不知道。

用在句末表疑问。如:他现在身体好~?

2、不 [ fǒu ]

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读音(zī), 子部,共7画

1、孜 [ zī ]

〔~~〕勤谨,不懈怠,如“~~不倦”、“~~以求”。

读音(dài), 心部,共9画

1、怠 [ dài ]

懒惰,忪懈。如:~惰。~倦。~工。懈~。

轻慢,不尊敬。如:~傲。~慢。

孜孜不怠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