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ēgān

揭竿起

拼音jiē gān qǐ

近义词揭竿而起

揭竿起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揭竿而起”。见“揭竿而起”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揭竿而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揭竿而起”典源作“揭竿为旗”,出自西汉文学家兼政论家贾谊的〈过秦论〉。文中指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施行暴政,以致陈涉(名胜,字涉)能以一介贫贱之士,率领数百个疲累的士卒,以砍下的树枝为兵器,高举竹竿作为号召群众的旗帜,使得天下人群起响应,终于遭到灭亡的命运。后来“揭竿而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起义举事。在《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也引用了这一段文字。

【书证】

  • 01.清・袁枚〈与邵叔宋太史书〉:“伏念能古文者,代不数家,矧值阳数之摽季而孤为之,谈者寥寥,宜也。然男儿作健,正应于此时揭竿起耳。”

安居乐业成语接龙

折叠 展开
没有“起”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没有“起”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揭竿起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jiēqì), 扌部,共12画

1、揭 [ jiē ]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如:~锅。~幕。

使隐瞒的事物显露。如:~露。~发。~底。~穿。~短。~晓。

高举。如:~竿而起。

标示。如:~橥( zhū )(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示。

扛,持。

姓。

2、揭 [ qì ]

提起衣裳。如:~衣涉水。

竿

读音(gān), ⺮部,共9画

1、竿 [ gān ]

竹子的主干。如:竹~。立~见影。揭~而起。

特指“钓鱼竿”如:垂~。投~。~钓。

古代指竹简。如:~牍(书信)。

读音(qǐ), 走部,共10画

1、起 [ qǐ ]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如:~床。~立。~居。~夜。

离开原来的位置。如:~身。~运。~跑。

开始。如:~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

拔出,取出。如:~锚。~获。

领取(凭证)如:~护照。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如:~伏。~劲。~色。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如:~风。~腻。~敬。~疑。~义。~诉。

长出。如:~痱子。

拟定。如:~草。

建造,建立。如:~房子。白手~家。

群,组,批。如:一~(一块儿)。

量词,指件,宗。如:一~案件。

自,从。如:~小儿就淘气。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如:想~。掀~。兴( xīng )~。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如:唱~来。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如:看不~。经得~检验。

揭竿起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