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jǐngguāntiān

坐井观天

拼音zuò jǐng guān tiān

注音ㄗㄨㄛˋ ㄐㄧㄥˇ ㄍㄨㄢ ㄊㄧㄢ

繁体坐井觀天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井蛙之见 以管窥天 以蠡测海 管中窥豹 管窥蠡测 牖中窥日 瓮天之见 井底之蛙 鼠目寸光

反义词见多识广 高瞻远瞩 无懈可击 包罗万象

坐井观天的意思

折叠 展开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狭小;见识有限。

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配之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辨析①“坐井观天”与“管窥蠡测”有别:“坐井观天”侧重于形容见识狭小;多用在口语里;“管窥蠡测”侧重于形容理解肤浅;多用在书面语里。②见“井底之蛙”。

歇后语 蛤蟆落在吊井里 —— 坐井观天

谜语 青蛙测气象 (谜底: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坐在井底仰望天空。比喻人眼界狭小,见识不广。语出唐・韩愈〈原道〉。

【典源】

唐・韩愈〈原道〉(据《全唐文・卷五五八・韩愈》引)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已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1][2]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为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注解

[1]老子:李耳,字伯阳,谥曰聃。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楚国苦县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无为之说,后世以为道家始祖。孔子尝往问礼。有《道德经》五千余言。

[2]小:轻视

【典故】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经写了一篇〈原道〉的文章,来说明儒家道的原义,借此来驳斥老子崇尚虚无的道。他在文章中首先就“仁、义、道、德”的内涵下个定义:仁就是博爱的精神;义就是对的行为;循一定原则去做就是道;充实于内心,不假外求的本性就是德。仁和义的标准是不变的,道和德的解说则会因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就如老子也讲道德,但他所说的道德是抛弃仁和义的,这只是种个人的说法,不能像儒家的道德,能成为天下的公论。至于老子会对仁义有所轻视,倒也不是老子故意要去毁谤,那是因为老子像坐在井底,所看到的天自然就小了。后来就从这里演变成“坐井观天”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眼界狭小,见识不广。

【书证】

  • 01.唐・韩愈〈原道〉:“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源)
  • 02.宋・刘克庄〈用居后弟强甫韵之九和〉诗:“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退之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聃。”
  • 03.《朱子语类・卷二九・论语・公冶长》:“若异端邪说,释老之学,莫不自成一家,此最害义。如坐井观天,彼自以为所见之尽。”
  • 04.《西游记》第一六回:“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
  • 05.《警世通言・卷二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愚妹是女流之辈,坐井观天,望乞恩人恕罪则个!”
  • 06.《醒世姻缘传》第一六回:“我喜欢仙乡去处,文物山水,甲于天下,无日不是神游;若镇日只在敝乡株守,真也是坐井观天。”

【用法】

语义比喻人眼界狭小,见识不广。

类别用在“见识浅陋”的表述上。

例句

这是坐井观天的看法,不值得重视。

看事情要宏观,坐井观天是不行的。

我这点见解纯粹是坐井观天,不足挂齿。

我从小就住在乡下,坐井观天,没啥见识。

这种坐井观天的看法,纯粹是书读得太少的缘故。

我所以常去旅游,就是要增广见闻,避免坐井观天

现代人就是要放眼世界,怎能闭关自守,坐井观天

透过网路看世界,让我们不再坐井观天,自以为是。

坐井观天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limited outlook
  2. 井戸(いど)の中(なか)の蛙(かわず)
  3. aus der Tiefe des Brunnens den Himmel betrachten--einen begrenzten Horizont haben
  4. сидеть в колояце и видеть только клочок неба

坐井观天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jǐng), 一部,共4画

1、井 [ jǐng ]

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水~。临渴掘~。

形状像井的。如:天~。油~。

整齐,有秩序。如:~然。~~有条。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读音(zuò), 土部,共7画

1、坐 [ zuò ]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如:席地而~。~待。~垫。~骨。~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禅。~功。~骑。

乘,搭。如:~车。~船。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庄。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如:~落。~北朝南。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如:~锅。

物体向后施压力。如:房顶往后~。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副词(①空,徒然,如“胡为~自苦,吞悲仍抚膺”;②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长十倍”;③遂,即将,如“寒英~销落,何用慰远客”;④深,如“感此伤妾心,~愁红颜老”;⑤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见渔舟两两归”)。

定罪。如:连~。反~。~赃(犯贪赃罪)。

瓜果等植物结实。如:~瓜。~果。

同“座”。

读音(tiān), 一部,共4画

1、天 [ tiān ]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如:~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如:~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如:~气。~冷。

季节,时节。如:冬~。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如:今~。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如:~上。~宫。

自然界。如:~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干( gān )〕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自然的、生成的。如:~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读音(guānguàn), 又部,共6画

1、观 [ guān ]

看,察看。如:~看。~止(赞叹所看到的事物极端完美,无以复加)。~风(➊暗中察看动静,以定行止;➋观察民间风俗习惯,生活状态)。~阵。~赏。~察。~感。参~。

看到的景象或样子。如:~瞻(➊事物的外观、景象及其留给人们的印象;➋注视,瞻望)。大~。奇~。

对事物的看法、认识。如:~点。~念。主~。客~。世界~。

2、观 [ guàn ]

道教的庙宇。如:白云~。紫阳~。

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楼台。如:楼~。台~。

姓。

坐井观天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