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āngōngshì

山公启事

拼音shān gōng qǐ shì

注音ㄕㄢ ㄍㄨㄥ ㄑㄧˇ ㄕˋ

繁体山公啓事

山公启事的意思

折叠 展开

晋山涛为吏部尚书,凡选用人才,亲作评论,然后公奏,时称“山公启事”。比喻公开选拔人才。

出处《晋书・山涛传》: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例子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人间只有稽延祖,最望~来。

山公启事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晋代山涛任吏部尚书,擅于擢拔人才,每有官缺,均先亲自选题数人,写成奏章,密启皇帝选录,然后公奏,故举无失才,时称为“山公启事”。见《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后用以称扬荐贤举能,知人明鉴。《唐・张九龄・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诗》:“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唐・李商隐・赠宇文中丞诗》:“人间只有嵇延祖,最望山公启事来。”

山公启事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shì), 一部,共8画

1、事 [ shì ]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如:~情。~件。~业。

变故。如:~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

职业。如:谋~(指找职业)。

关系和责任。如:你走吧,没你的~了。

办法。如: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

做,治。如:不~生产。无所~事。

服侍。如:~父母。

读音(gōng), 八部,共4画

1、公 [ gōng ]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如:~正。~心。大~无私。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如:~理。~式。~海。~制。

国家,社会,大众。如:~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

让大家知道。如:~开。~报。~然。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如: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

敬辞,尊称男子。如:海~。包~。诸~(各位)。

雄性的。如:~母。~畜。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如:~~。外~(外祖父)。

姓。

读音(qǐ), 口部,共7画

1、启 [ qǐ ]

打开。如:~封。~门。某某~。~齿。

开始。如:~用。~程。~运。

开导。如:~迪。~发。~蒙。~示。~明(古代指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天空的金星)。承上~下。

陈述。如:~事。

书信。如:书~。小~。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1、山 [ shān ]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如: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形状像山的。如:~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形容大声。如:~响。~呼万岁。

姓。

山公启事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