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chuīguì

食玉炊桂

拼音shí yù chuī guì

感情贬义成语

近义词米珠薪桂

食玉炊桂的意思

折叠 展开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清·陈梦雷《行路难》诗:“巫咸上天皋陶远,食玉炊桂不可居。”

故事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擅长辩论,凭一张嘴到处游说。他去楚国要求见楚王,把守宫门的谒者索贿不成,故意陷害他,让他先住三天,卖给他的东西特别贵。楚王见苏秦后,谈得非常投机。苏秦说楚国的米像玉石、柴火像桂木一样贵。

食玉炊桂的详细解释

折叠 展开

【释义】

犹“米珠薪桂”。见“米珠薪桂”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米珠薪桂”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桂木,是一种专门用来观赏的珍贵植物。“米珠薪桂”则是形容米像珍珠,柴火像桂木一样的昂贵,此语出于苏秦对楚王说的一段话。苏秦是战国时代著名的说客,据《战国策・楚策三》载,有一次他到楚国去,等了三天才见到楚王。在与楚王谈话结束后,苏秦便要辞行,楚王说:“我对您仰慕已久,您今天既然愿意不远千里而来见我,为什么不肯留下来呢?”苏秦回答:“你们楚国的食物比玉石还贵,柴火比桂木还值钱,您的传令者像鬼那么难见到,大王您更有如天帝一般,一面难求。您今天要我留下,难道要我吃玉石,烧桂木,并且靠著那些鬼以见您一面吗?”苏秦此话是指责楚王对他不够尊重,并以“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说楚国的物价过于昂贵,根本不是一般人所能负担。后来“”多作“”,“”多作“”,“米珠薪桂”这句成语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物价昂贵。出现“米珠薪桂”的书证如明・钱子正〈有弟久不见〉诗:“有弟久不见,米珠薪桂秋。”又如清代蒲松龄的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五四回:“及至到了京师,这米珠薪桂之地,数米秤柴,还怕支持不起。”句中便是以“米珠薪桂”比喻京师的物价极高。

【书证】

  • 01.《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源)
  • 02.《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

食玉炊桂的翻译

折叠 展开
  1. high prices of rice and fuel

食玉炊桂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uì), 木部,共10画

1、桂 [ guì ]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如:~剧。~系军阀。

〔~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子飘香”、“~轮”(月的别称,相传月中植桂花。亦称“桂魄”)。

姓。

读音(chuī), 火部,共8画

1、炊 [ chuī ]

烧火做饭。如:~事。~烟。巧妇难为无米之~。

读音(yù), 玉部,共5画

1、玉 [ yù ]

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如:~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美,尊贵的,敬辞。如:~泉。~液(美酒)。~言。~姿。~照(敬称别人的照片)。~宇(a。天空;b。瑰丽的宫阙殿宇)。亭亭~立。金科~律。金~其外,败絮其中。

姓。

读音(shísìyì), 食部,共9画

1、食 [ shí ]

吃。如:~肉。~欲。

吃的东西。如:~品。粮~。零~。丰衣足~。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如:日~。月~。

2、食 [ sì ]

sì ㄙˋ 拿东西给人吃。如:~母(乳母)。

3、食 [ yì ]

yì ㄧˋ 用于人名。如:郦~其( jī )(中国汉代人)。

食玉炊桂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