齔
复制
齒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9F54 CJK 基本汉字
齔字概述
纠错〔齔〕字拼音是(chèn),部首是齒部,总笔画是17画。
〔齔〕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𠤎”或“齒、匕”。
〔齔〕字造字法是會意。从齒,𠤎(diān)聲,倒人形,「顛」初文。本义是兒童換牙,脫乳齒換恆齒。
〔齔〕字仓颉码是YUP,五笔是HWWX86,HBXN98,四角号码是24710,郑码是IORR。
〔齔〕字的UNICODE是U+9F5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40788,UTF-32:00009F54,UTF-8:E9 BD 94。
〔齔〕字异体字是齓、龀、𪗕、𪗗、𪗠、𪗥。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齔字的翻译
纠错- lose baby teeth and get adult teeth
- perte des dents de lait
齔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
展开
齔龀
chènㄔㄣˋ详细解释
动
◎自乳齿脱换为成人的牙齿。
《说文解字•齿部》:“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列子•汤问》:“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名
◎年幼的人。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呀!将俺一家儿不留一个龆龀,侍从军又怕辱没了家门。”
形
◎幼小。
《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传》:“显、景诸子年皆童龀,并为黄门侍郎。”
齔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
展开
齔的字源字形
纠错 汉 简 张家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