餔

复制

ㄅㄨ

飠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9914 CJK 基本汉字

飠部

15画

7

左右结构

形声字

WYVY 86 、 WVSY 98

OIIJB

OXFB

83727

U+9914

撇、点、点、横折、横、横、竖提、点、横、竖、横折钩、横、横、竖、点

𥂈 𥹴 𩶉 𫗦

餔字概述

纠错

〔餔〕字拼音是(bū),部首是飠部,总笔画是15画

〔餔〕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飠、甫”,五行属水。

〔餔〕字仓颉码是OIIJB,五笔是WYVY86,WVSY98,四角号码是83727,郑码是OXFB

〔餔〕字的UNICODE是U+991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9188,UTF-32:00009914,UTF-8:E9 A4 94。

〔餔〕字异体字是𥂈𥹴𩶉𫗦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餔的意思

纠错

ㄅㄨ

基本解释

吃:“夜光之璧,不可以~。”

申时吃的饭食:“提壶行沽,汲水作~。”

古通“”,申时,傍晚:“相续道路,非朝~不得通。”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饣,甫声,本义,申时食) 食;吃 eat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名词

用糖渍的干果 。

preserved fruit;

餹餔(糕点)

餔字的翻译

纠错
  1. eat; dinner time; sunset
  2. allaiter, nourrir, donner la becquée

餔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 展开

1ㄅㄨ

详细解释

1.傍晚进食,犹吃晚餐。

《说文解字•食部》:“𫗦,申时食也。”

2.吃。

《庄子•盗跖》:“盗跖乃方休卒于太山之阳,脍人肝而𫗦之。”宋•苏轼〈超然台记〉:“𫗦糟啜漓,皆可以醉。”

申时。指下午三点到五点。或泛指黄昏时分。

《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非朝𫗦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唐•章怀太子•注:“《说文》曰:『𫗦,谓日加申时也。』”

2ㄅㄨˋ

详细解释

给予食物、喂食。

《国语•越语上》:“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𫗦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汉书•卷一•高帝纪》:“吕后与两子居田中,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𫗦之。”唐•颜师古•注:“以食食人亦谓之𫗦。”

参见“𫗦子”条。

餔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 展开

1ㄅㄨ

详细解释

1.〈书〉申时。下午3点到5点;泛指下午或黄昏。通“”。

非朝𫗦不得通,非意气不得见(《后汉书‧卷四十九‧王符列传》)。

2.〈书〉吃晚餐;泛指吃。

盗跖乃方休卒于太山之阳,脍人肝而𫗦之(《庄子‧盗跖》)。

3.〈书〉晚餐。

提壶行酤,汲水作𫗦。

2ㄅㄨˋ

详细解释

〈书〉用糖腌渍而成的干果。

3ㄅㄨˋ

详细解释

〈书〉给予食物;喂食。

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𫗦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国语‧越语上》)。

餔的字源字形

纠错

餔(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餔(简·秦·关沮) 关沮

餔(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餔(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餔(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餔(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餔(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餔(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