帊
复制帊字概述
纠错〔帊〕字拼音是(pà),部首是巾部,总笔画是7画。
〔帊〕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巾、巴”。
〔帊〕字仓颉码是LBAU,五笔是MHCN,四角号码是47217,郑码是LIYI。
〔帊〕字的UNICODE是U+5E0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4074,UTF-32:00005E0A,UTF-8:E5 B8 8A。
〔帊〕字异体字是帕、袙、袹、𢁡。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帊的意思
纠错帊
1pàㄆㄚˋ基本解释
①布三幅之稱。布單。《説文新附•巾部》:“帊,帛三幅曰帊。”
②頭巾。《廣雅•釋器》:“帊,樸也。”《玉篇•巾部》:“帊,幞帊也。”《廣韻•禡韻》:“帊,帊幞。”
③道士所披之衣。形類僧人袈裟。《廣韻•禡韻》:“帊,衣樸也。”
④覆蓋物品的巾。南朝梁劉遵《繁華應令》:“金屏障翠被,藍帊覆薰籠。” 又覆盖。唐韓愈《元和聖德詩》:“以錦纏股,以紅帊首。”
⑤帳子。《六書正譌•禡韻》:“帊,帳也。”
⑥手帕。《三國志•魏志•王粲傳》:“觀人圍棊,局壞,粲為覆之。棊者不信,以帊蓋局,使更以他局為之,
详细解释
名词
1.两幅宽的帛。
silks in double width;
帊,帛三幅曰帊。 —— 《说文新附》。郑珍新附考:“三者二之误”。
2.头巾 。
scarf; kerchief;
帊头(幞头)
3.巾帕。
handkerchief;
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 —— 《三国志·魏志》
4.道士所披之衣 [Taoist priest’s robe]。
见其散发被黄巾帊。 —— 《南史·隐逸传上》
5.覆盖物品的巾。
a piece of cloth(used as a cover);
以黄纹帊蔽之。 —— 《太平广记》
帊
2pāㄆㄚ基本解释
◎殘帛。《集韻•麻韻》:“帊,殘帛。”
帊的国语辞典解释
帊
pàㄆㄚˋ详细解释
名
1.用二幅或三幅帛拼成的大巾。
《广韵•去声•祃韵》:“《通俗文》曰:『帛三幅曰帊。』”《南史•卷八•梁本纪》:“梁王詧使以布帊缠尸,敛以蒲席。”
2.幞,即头巾。
《广韵•去声•祃韵》:“帊,帊幞。”
3.帐子。
元•周伯琦《六书正譌•卷四•祃韵》:“帊,一曰帐也。”
4.手巾。
《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
帊的两岸词典解释
帊的字源字形
纠错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