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复制

miànㄇㄧㄢˋ

卷九 共9画

卷九

9画

U+9762

彌箭切

9

𡇢 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彌箭切頁碼295頁,第2

𡇢

異體𠚑、面

𡇢顏前也。从𦣻,象人面形。凡面之屬皆从𡇢

附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栔文从目,外象面部匡廓之形,蓋面部五官中最足引人注意者莫過於目,故面字从之也。篆文从𦣻,則从囗無義可說,乃从目之譌。」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弭釧反頁碼737頁,第5行,第1

𡇢顏前也。從𦣻,象人面形。凡面之屬,皆從面。

鍇注臣鍇曰:「顏,額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彌箭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687頁,第2許惟賢740頁,第1

𡇢顏前也。

段注顏者,兩眉之中閒也。顏前者謂自此而前則爲目,爲鼻,爲目下,爲頰之閒,乃正鄉人者。故與背爲反對之偁。引伸之爲相鄉之偁。又引伸之爲相背之偁。易窮則變。變則通也。凡言面縛者,謂反背而縛之。偭从面。

𦣻。象人面形。

段注謂囗也。左象面。彌箭切。十四部。

凡面之屬皆从面。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本訓面,又訓背。偭縛,背縛也。《離騷》「偭規矩」亦訓背。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以局部之眼代表整體的五官,加以臉部的邊緣,以像臉孔的樣子,形義契合。戰國文字作,改以「?」代眼,?義為人頭,更能顯示臉孔的意思。篆文,承自戰國文字之形,顯而易見。字經隸書,形變作,頗失其形。楷書沿隸書第二例以定體。以上諸形,自戰國文字始,由成文的「?」加不成文的實象「」而成。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面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78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736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60頁
4說文校箋第376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53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27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18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41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8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29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366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304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894頁【補遺】第17348頁
14通訓定聲第300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762頁【崇文】第3045頁
16說文句讀第1202頁
17說文新證第70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371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38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848頁,第5字
𠚑字说文解字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说文解字资源。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sī,sāi 思
  • shèng 胜
  • 科
  • liǔ 柳
  • líng 玲
  • 奕
  • 昱
  • 珂
  • qiū 秋
  • xuān 宣
  • xiāng 香
  • jùn 俊
  • bǐng 炳
  • shān 珊
  • luò 洛
  • 茹
  • 禹
  • bāo 胞
  • 祖
  • 胡
  • zhù 祝
  • chéng 城
  • shī 施
  • jiǒng 炯
  • yuán 爰
  • yìng 映
  • zhāo 昭
  • yáng 洋
  • hóng 洪
  • biǎn,piān 扁
  • xìng 荇
  • tián 恬
  • chūn 春
  • 昫
  • chǎng 昶
  • miǎn 勉
  • guǐ 癸
  • zhēn 珍
  • huáng 皇
  • méi 眉
  • róu 柔
  • tíng 亭
  • liàng 亮
  • xìn,shēn 信
  • xiū 修
  • quán 泉
  • dié,yì 昳
  • yǒng 勇
  • mín 珉
  • 咨
  • yīn 茵
  • quán 荃
  • yán,yàn 研
  • miǎo 秒
  • zhèng 政
  • hóng 虹
  • jiē 皆
  • 姿 姿
  • wēi 威
  • yìn 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