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

复制

qiǎnㄑㄧㄢˇ

卷二 共13画

卷二

13画

U+9063

去衍切

7

10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去衍切頁碼53頁,第26

遣縱也。从辵𨺫聲。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𦥑、从𠂤,會派遣軍隊之意。其後或加『一』、『口』、『辵』、『走』等義符,強化派遣的意義。西周晚期以後『𦥑』逐漸訛變,遂成今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喫善反頁碼155頁,第3行,第2

遣縦也。從辵𨺫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去衍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87頁,第3許惟賢128頁,第9

遣縱也。

段注《糸部》曰縱,緩也。一曰舎也。

从辵。𠳋聲。

段注去衍切。十四部。

白话解释

遣,释放。字形采用“辵”作边旁,“”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從?,會派遣軍隊之意,甲骨學者都以為是「遣」字的初文,隸定可作「?」。金文繼承這個形體,或加繁文「口」,或加義符「辵」,加強行動之意。戰國文字從辵、?聲;或作「」,改義符「?」為聲符「」。篆文、隸書、楷書都從辵、?聲。「遣」從「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為聲符,有兼義功能,依《說文》,「?」字本義為「?商小塊也」,不過古文字學家都主張「?」字本義為「派遣軍隊」,此義與「遣」有關,故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遣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2頁,第16字
2陳昌治本第152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128頁
4說文校箋第72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67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23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40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01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50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41頁,第32字
11標注說文第72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55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499頁【補遺】第16359頁
14通訓定聲第289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54頁【崇文】第613頁
16說文句讀第206頁
17說文新證第126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39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91頁,第4字
遣字说文解字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说文解字资源。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瑜
  • 意
  • xuān 瑄
  • 皙
  • 榆
  • ruì 瑞
  • 福
  • míng 蓂
  • gǎn 感
  • huáng 煌
  • qín 勤
  • róng 蓉
  • chǔ 楚
  • xīn 歆
  • sōng 嵩
  • 搏
  • tāo 滔
  • yōng 雍
  • jìng 靖
  • yuàn 瑗
  • 煜
  • léi 雷
  • 慈
  • péng 蓬
  • xīn 新
  • 裔
  • zhēn 蓁
  • 溢
  • 嗣
  • 煦
  • qiàn,qiè 慊
  • 瑟
  • 瑚
  • yún,jūn 筠
  • mēng,méng,měng 蒙
  • xiǎng 想
  • tāo 慆
  • 瑀
  • máo 楙
  • qún 群
  • 路
  • 嗼
  • 蒲
  • hāo 蒿
  • 溥
  • tāo 搯
  • chóu 酬
  • jiě,jiè,xiè 解
  • róng 溶
  • lián 廉
  • yíng 楹
  • xiá 瑕
  • xiǎo 筱
  • 虞
  • táng 塘
  • tiào,táo 跳
  • líng 零
  • kān 戡
  • qiú 裘
  • 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