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徒谷切頁碼第69頁,第20字續丁孫
讀
異體讀
誦書也。从言𧸇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馳谷反頁碼第195頁,第4行,第1字述
誦書也。從言𧶠聲。
鍇注臣鍇曰:「讀猶瀆也,若四瀆之引水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徒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360頁,第2字許惟賢第162頁,第2字
籒書也。
段注籒各本作誦。此淺人改也。今正。《竹部》曰:籒,讀書也。讀與籒曡韵而互訓。《庸風傳》曰:讀,抽也。《方言》曰:抽,讀也。葢籒抽古通用。《史記》。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字亦作紬。抽繹其義薀至於無窮。是之謂讀。故⺊筮之辭曰籒。謂抽繹易義而爲之也。尉律。學僮十七巳上始試。諷籒書九千字。乃得爲吏。諷謂背其文。籒謂能繹其義。大史公作《史記》。曰余讀《高祖》侯功臣,曰大史公讀列封至便侯,曰大史公讀秦楚之際,曰余讀諜記,曰大史公讀《春秋》暦諩諜,曰大史公讀秦記皆謂紬繹其事以作表也。漢濡注經。𣃔其《章句》爲讀。如《周禮》注鄭司農讀火絶之,《儀禮》注舊讀昆弟在下,舊讀合大夫之妾爲君之庶子女子子嫁者未嫁者是也。擬其音曰讀。凡言讀如,讀若皆是也。易其字以釋其義曰讀。凡言讀爲,讀曰,當爲皆是也。人所誦習曰讀。如《禮記》注云周田觀文王之德博士讀爲厥亂勸寧王之德是也。諷誦亦爲讀。如禮言讀賵,讀書,《左傳》公讀其書皆是也。諷誦亦可云讀。而讀之義不止於諷誦。諷誦止得其文辭。讀乃得其義薀。自以誦書改籒書而讀書者尟矣。《孟子》云:誦其詩。讀其書。則互文見義也。
从言。𧶠聲。
段注徒谷切。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審其意味曰讀。
審真意曰讀。
白话解释
读,朗诵诗书经文。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賣”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言、聲,隸書「
」形簡化為「賣」,遂與「買賣」之「賣」同形,楷書同隸書。字從「言」為義符,表示是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動作;從「
」為聲符,不兼義,依《說文》,「
」字本義為「衒(
)也」,意思是「一邊走一邊賣」,此義與「讀」義無關,因此不兼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讀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38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95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5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93頁,第14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88頁,第20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07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529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262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459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56頁,第1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93頁,第18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703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913頁【補遺】第1642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470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92頁【崇文】第76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68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103頁,第4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732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251頁,第6字 |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yì
懿
- tāo
饕
- guàn,quán
矔
- ráng
穰
- luán
奱
- shè
欇
- lěi
讄
- lěi
蘽
- zhuān
鱄
- mái
霾
- qū
鰸
- qú
氍
- chóng
爞
- zàn,cuán
灒
- lóng,lǒng
籠
- shú
贖
- lài
籟
- zhàn
蘸
- lì
䟏
- dián
䟍
- zhì
躓
- tǎng
儻
- chán
躔
- qì
𪔪
- lì
轢
- pèi
轡
- zàn
㜺
- luán
巒
- qī
𪄭
- zèng
䰝
- chén
鷐
- jiàn
鑑
- niè
糵
- jiāng
䕬
- yù
鬻
- zhí
䵂
- jú
䕮
- niè
蠥
- lú
纑
- náng,nāng
囊
- luán
孌
- lì
𡿋
- huò
韄
- luán
孿
- jì
霽
- suān
𩆑
- xì
䨳
- duì,wèng
䨴
- cuó
𪘓
- yǔ
齬
- kān
龕
- yú,wú
𩺰
- gōng
龔
- jiān
䶬
- dú
韣
- lóng,lǒng
龓
- jì
𡬄
- qú
臞
- mán
鰻
- xí
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