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齒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74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533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536頁,第12字
音《集韻》:在呂切,音咀。《說文》:齒不相値曰齟齬。《六書故》:鋸齒出入亦曰齟齬。
义又,《玉篇》:齧也。《集韻》:嚼也。
音又,《廣韻》:牀呂切;《集韻》:狀所切,𡘋音鉏。又,《集韻》:鋤加切,音查 —— 義𡘋同。
音又,《集韻》、《韻會》𡘋莊加切,音樝。《前漢・東方朔傳》:令壷齟老柏塗,齟者,齒不正也。【張晏註】齟,讀如樝犁之樝。
注解
〔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齒部。
〔齟〕字拼音是jǔ,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齒、且。
〔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ǔ] ⑴ 〔齟齬〕➊上下齒不相對應。《集韻•語韻》:“齟,齟齬,齒不正。”➋抵觸不合。 《太玄•親》:“親非其膚,其志齟齬。” ➌別離。宋王安石《酬冲卿見别》:“兩地塵沙今齟齬,二年風月共婆娑。” ➍不平正。清李必恒《鐃歌•役者謳》:“輦粟陟砠,山石齟齬。”⑵ 咀嚼。《玉篇•齒部》:“齟,齧也。”《集韻•語韻》:“齟,嚼也。”㈡ [zhā] ⑴ 同“䶥”。牙齒不正。《集韻•麻韻》:“䶥,齒不正也。或省。”
齟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