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

复制

shǔㄕㄨˇ

正文・亥集下 黍部 共12画

正文亥集下

黍部

12画

U+9ECD

12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下 部首:黍部

武英殿刻本: 第3635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517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1518頁,第56

唐韻》、《集韻》:舒呂切;《韻會》、《正韻》:賞呂切,𡘋音暑。說文》: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从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字彙》:粟屬。苗似蘆,高丈餘,穗黑色,實圓重,土宜高燥。詩緝》:黍有二種,黏者爲秫,可以釀酒;不黏者爲黍,如稻之有秔、糯也。爾雅翼》:黍,大體似稷,故古人倂言黍稷,今人謂黍爲黍穄。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黍曰薌合。

又,角黍。續齊諧記》:角黍,菰葉裹黏米爲之,楚俗投汨羅水祠屈原。

又,地名。左傳・哀八年》:晉人築五邑,一曰黍丘。【註】梁國下邑縣西南有黍丘亭。又,《史記・秦本紀》:秦取韓負黍。

又,弓名。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

又,黃鳥,一名搏黍。

又,蟲名。爾雅・釋蟲》:委黍。【註】䑕婦別名。

又,蓬名。爾雅・釋草》:薦黍蓬。

六書精薀〔即《六書精蘊》〕:黍下從󰓢,象細粒散垂之形。

卷目:考證・亥集下 部首:黍部

愛日堂藏本: 第903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82頁,第23

《左傳・哀八年》晉人築五邑。

謹照原文八年改七年。晉人改宋人。

注解

〔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下,康熙部首是黍部

〔黍〕字拼音是shǔ,上下结构。

〔黍〕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禾,雨省声。本义是植物名。亦称“稷”、“糜子”。

〔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ǔ] ⑴ 〔~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黍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zhèng,zhēng 正
  • shēng 升
  • jié 捷
  • chūn 萅
  • sī,sāi 思
  • 夕
  • 昔
  • 瑜
  • ruì 瑞
  • xuàn 昡
  • 如
  • chéng 丞
  • xiǎo 小
  • xián 嫺
  • shī 施
  • 儒
  • ruì 睿
  • zhāo,cháo 朝
  • chāng 昌
  • chéng 承
  • réng 礽
  • shèng 胜
  • zhòu 宙
  • wén 彣
  • chén 晨
  • chóng 崇
  • zhěng 拯
  • xuān 暄
  • qiān 千
  • shān 珊
  • zhū 珠
  • 姒
  • chéng 成
  • xuán,xuàn 旋
  • rén 人
  • cái 才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chéng 程
  • huì 惠
  • jié 捷
  • qī,jī 期
  • chè 掣
  • yàn 焰
  • 理
  • zuì 最
  • zhāo,cháo 朝
  • 博
  • dēng 登
  • hàn 皔
  • kūn 焜
  • qíng 晴
  • jīng 晶
  • 淇
  • yáng 阳
  • é 皒
  • tíng 婷
  • 茹
  • bèi 焙
  • yān 胭
  • shū 舒
  • 雅
  • 棋
  • mèi 媚
  • hán 涵
  • zhì 智
  • qíng 情
  • chāo 超
  • fěi,fēi 斐
  • zēng,céng 曾
  • xìng 荇
  • xióng 雄
  • péng,bāng 彭
  • 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