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复制

yīnㄧㄣ

正文・戌集中 音部 共9画

正文戌集中

音部

9画

U+97F3

9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音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40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396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1390頁,第1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既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 —— 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變乃成音,音和乃成樂,故別爲三名。對文則別,散則可以通。季扎見歌《》曰:此之謂夏聲。公羊傳》曰十一而稅頌聲作〔什一行而頌聲作〕 —— 聲卽音也;下云:治世之音 —— 音卽樂也。是聲與音、樂各得相通也。

又,《易・中孚》:翰音登于天。禮・曲禮》:雞曰翰音。

又,姓。見《姓苑》。

又,《正韻》:於禁切 —— 與䕃通。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杜預註】音,所茠䕃之處。古字借用。〇【按】註借用,是古字聲同皆相假借,且《釋文》作於鳴反,𡘋不作去聲讀。正韻》非。

卷目:考證・戌集中 部首:音部

愛日堂藏本: 第812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77頁,第37

《詩序》聲成文,謂之音。《疏》季扎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

謹照原文季扎改季札。

注解

〔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音部

〔音〕字拼音是yīn,上下结构。

〔音〕字造字法是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是声音。

〔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īn] ⑴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⑵ 信息,消息

音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háo 壕
  • yáng 阳
  • ài 皧
  • 育
  • yán 岩
  • yuán 园
  • jié 崨
  • jūn 均
  • 懿
  • 禹
  • kūn 坤
  • tǎn 坦
  • sōng 嵩
  • 意
  • yīn,yān,yǐn 殷
  • yòu 又
  • yàn,yān 燕
  • yuán 爰
  • 彧
  • jìng 境
  • yān 嫣
  • róng 融
  • 怡
  • 屹
  • wēi 巍
  • yáng,xiáng 羊
  • yǒng 永
  • táng 堂
  • mín 岷
  • 峬
  • 媞
  • yōu 悠
  • yǔ,yù,yú 与
  • 丫
  • guō 墎
  • 坡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科
  • sī,sāi 思
  • liǔ 柳
  • 波
  • 昱
  • 奕
  • jùn 俊
  • qiū 秋
  • guī 皈
  • bǐng 炳
  • 育
  • zhì 致
  • xuān 宣
  • mín,wén 玟
  • xiāng 香
  • 禹
  • qiào,xiào 俏
  • zhǒng,zhòng,chóng 种
  • shī 施
  • 怡
  • 炬
  • jiǒng 炯
  • yìng 映
  • líng 昤
  • zhāo 昭
  • yuán 爰
  • xiè 祄
  • zhǐ 祉
  • yuè 玥
  • lín,jiān,qián,yín 玪
  • qiān 芊
  • hóng 泓
  • biǎn,piān 扁
  • guǐ 癸
  • huáng 皇
  • miǎn 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