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豕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64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96頁,第2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73頁,第5字
音《唐韻》:虛豈切;《集韻》、《韻會》:許豈切,𡘋希上聲。《玉篇》:豕也。《莊子・知北遊》:監市履豨。【註】豨,大豕也。
义又,《廣韻》:楚人呼豬也。揚子《太𤣥經》:豨毅其牙。【註】豨,人呼豬也。
义又,《說文》:豕走豨豨。《正韻》:豕走聲也。《前漢・食貨志》:王莽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豬突豨勇。師古曰:東方名豕曰狶。一曰豨,豕走也。
义又,封豨,神獸。《說文》:古有封豨修蛇之害。《楚辭・天問》:封豨是射。【註】神獸也。
义又,封豨,星名。詳前豕字註。
义又,𨻰豨,人名。見《史記・列傳》。
音又,《廣韻》:香衣切;《集韻》、《韻會》:香依切,𡘋音希 —— 豬也。揚子《方言》:南楚謂之豨。
义又,藥名。韓愈〈進學解〉: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互詳豕字註。
义又,《本草綱目》:豨薟,一名豬膏母。李時珍曰:楚人呼豬爲豨,呼草之氣味辛毒爲薟;此草氣臭如豬,而味薟螫,故名。
义《廣韻》亦作狶。
注解
〔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豕部。
〔豨〕字拼音是x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豕、希。
〔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ī] ⑴ 〔~莶〕一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灰白色的毛,叶对生,椭圆形或卵形。⑵ 古书上指猪。
豨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