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71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15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90頁,第15字
音《唐韻》:去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𡘋音胠。《說文》:衣袂也。一曰袪也。者,袌也。《詩・鄭風》:摻執子之袪兮。【疏】袂是袪之本,袪是袂之末。《禮・玉藻》:深衣三袪。【註】三袪者,謂要中之數也,袪尺二寸,圍之爲二尺四寸,三之七尺二寸。《左傳・僖五年》:披斬其袪。
义又,袖口也。《儀禮・喪服》:袪尺二寸。
义又,《類篇》:舉袖貌。《韓詩外傳》:孟嘗君明日袪衣請受業。《後漢・班固傳》:袪黼帷鏡淸流。
音又,《集韻》:丘據切,音去 —— 義同。
注解
〔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袪〕字拼音是q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去。
〔袪〕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衣,去声。本义是衣袖。
〔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ū] ⑴ 袖口:“掺执子之~兮”。⑵ 举起,撩起⑶ 同“祛”。
袪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