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穴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71頁,第27字
同文書局本: 第866頁,第37字
標點整理本: 第828頁,第40字
音《唐韻》、《集韻》、《正韻》𡘋苦禾切,音科。《說文》:空也,穴中曰窠,樹上曰巢。《小爾雅》:雞雉所乳謂之窠。《廣韻》:窠,窟。又,巢。左思〈蜀都賦〉:榷惟庸蜀,與鴝鵒同「窠」。
注解
〔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穴部。
〔窠〕字拼音是kē,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穴、果。
〔窠〕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穴,果声。本义是筑在地洞里的鸟窝。
〔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kē] ⑴ 昆虫、鸟兽的巢穴⑵ 借指人安居或聚会的处所:“抛却山中诗酒~”。⑶ 〔~臼〕指文章所依据的老套子,陈旧的格调。⑷ 用同“颗”。⑸ 用同“棵”。
窠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