祊

复制

bēngㄅㄥfāngㄈㄤ

正文・午集下 示部 共9画

正文午集下

示部

9画

U+794A

5

4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1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840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801頁,第6

集韻》、《韻會》:晡橫切;《正韻》:補耕切,𡘋音閍。說文》作𥛱。从示,彭聲。或从方。門內祭先祖,所以彷徨也。詩・小雅》:祝祭于祊。【傳】祊,門內也。孝子不知神之所在,使祝博求之門內之旁待賓客處也。禮・禮器》:設祭於堂,爲祊乎外。【註】祊,明日繹祭也。謂之祊者,於廟門之旁,因名焉。【疏】祊有二義,一正祭時,祭神於廟,復求神於廟門內;一明日繹祭時,設饌於廟門外西室。

又,邑名。春秋・隱八年》:鄭伯使宛來歸祊。【註】祊,鄭祀泰山之邑,在琅邪費縣東南。

又,通邴。公羊傳・隱八年》作來歸邴。【註】彼命反,又音丙。

又,叶補光切,音邦。詩・小雅》:祝祭于祊,與下祀事孔明叶。明音芒。

正字通》:《周禮・大司馬》:中秋敎治兵,羅弊,致禽以祀祊。【鄭註】祊,當爲方,主祭四方,報成萬物。引《》以社以方。據此是《周禮》方譌作祊,非方、祊同「也」。字彙》祊音方,合方、祊爲一字,誤。

注解

〔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示部

〔祊〕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ēng、f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礻、方

〔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ēng] ⑴ 古代在宗庙门内举行的祭祀:“设祭于堂,为~乎外。”⑵ 古代在宗庙门内设祭的地方:“祝祭于~。”⑶ 中国春秋邑名,今山东省费县东南。 [fāng] ⑴ fāng ㄈㄤˉ 通“方”,指四方之祭。

祊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禧
  • huàn 幻
  • chéng,dèng 澄
  • 武
  • wén 文
  • fāng 方
  • háo 豪
  • miǎn 冕
  • hǎi 海
  • péng,bāng 彭
  • 福
  • pèi 沛
  • píng 平
  • 博
  • bīn 斌
  • 沽
  • huì 惠
  • lín 霖
  • 墨
  • 法
  • 熙
  • xīn 忻
  • yáng 洋
  • péng 朋
  • huáng 皇
  • méng 朦
  • míng 明
  • huì 慧
  • héng 恒
  • hán 涵
  • 河
  • fěi,fēi 斐
  • 霓
  • màn 曼
  • bǎi 百
  • luò 洛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科
  • sī,sāi 思
  • liǔ 柳
  • 波
  • 昱
  • 奕
  • jùn 俊
  • qiū 秋
  • guī 皈
  • bǐng 炳
  • 育
  • zhì 致
  • xuān 宣
  • mín,wén 玟
  • xiāng 香
  • 禹
  • qiào,xiào 俏
  • zhǒng,zhòng,chóng 种
  • shī 施
  • 怡
  • 炬
  • jiǒng 炯
  • yìng 映
  • líng 昤
  • zhāo 昭
  • yuán 爰
  • xiè 祄
  • zhǐ 祉
  • yuè 玥
  • lín,jiān,qián,yín 玪
  • qiān 芊
  • hóng 泓
  • biǎn,piān 扁
  • guǐ 癸
  • huáng 皇
  • miǎn 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