瀧

复制

lóngㄌㄨㄥˊshuāngㄕㄨㄤ

正文・巳集上 水部 共20画

正文巳集上

水部

20画

U+7027

4

16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71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660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609頁,第13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𡘋音籠。說文》:雨瀧瀧貌。

又,瀧涷,沾漬也。揚子《方言》:瀧涿,謂之霑𣿙

又,水名,在梁鄒縣。水經注》:瀧水,卽古袁水也。

又,《集韻》:力鍾切;《正韻》:盧容切,𡘋音龍 —— 義同。

又,《廣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𡘋音雙 —— 水名。水經注》:桂陽藍豪山,廣圓五百里,悉曲江縣界,巖嶺干天,交柯雲蔚,霾天晦景,謂之瀧中。

又,州名。廣輿記》:廣東羅定州,梁曰瀧州,隋曰瀧水,今州有瀧水縣。

又,《廣韻》:呂江切;《集韻》、《韻會》:閭江切,𡘋音䮾 —— 奔湍也。南人名湍曰瀧。

又,《集韻》:盧貢切,音弄 —— 瀧涷,溼也 —— 義同。

注解

〔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瀧〕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óng、shu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龍

〔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óng] ⑴ 沾漬;浸濕。⑵ 古水名。即今山東省孝婦河。也作“籠水”。古稱“袁水”。⑶ 湍急。⑷ 湍急的流水。 [shuāng] ⑴ 水名。即今廣東省西江支流羅定江。源出廣東省信宜市東南雞籠山,北流經羅定、郁南等縣市,在郁南縣南江口入西江。⑵ 古州名。南朝梁置,治龍鄉縣(今廣東省羅定市東南)。以境內瀧水得名。

瀧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禧
  • huàn 幻
  • chéng,dèng 澄
  • 武
  • wén 文
  • fāng 方
  • háo 豪
  • miǎn 冕
  • hǎi 海
  • péng,bāng 彭
  • 福
  • pèi 沛
  • píng 平
  • 博
  • bīn 斌
  • 沽
  • huì 惠
  • lín 霖
  • 墨
  • 法
  • 熙
  • xīn 忻
  • yáng 洋
  • péng 朋
  • huáng 皇
  • méng 朦
  • míng 明
  • huì 慧
  • héng 恒
  • hán 涵
  • 河
  • fěi,fēi 斐
  • 霓
  • màn 曼
  • bǎi 百
  • luò 洛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yàn 曣
  • xīn 馨
  • 曦
  • yīn 韾
  • lòu,lù 露
  • hàn 瀚
  • yào 耀
  • miè 礣
  • lì,luò,bō 皪
  • jǐng 警
  • 鼯
  • 籍
  • niè 櫱
  • xiàn 霰
  • chú 躇
  • 醴
  • huái,wāi 瀤
  • 瀫
  • 羃
  • xiàn 瀗
  • róng 瀜
  • suǐ 瀡
  • 瓄
  • cáng,zàng 藏
  • zào 躁
  • jiè,jí 藉
  • rǎng 壤
  • yíng,hōng 巆
  • 瓅
  • 曥
  • yāo 邀
  • nuò 糯
  • zàn 瓉
  • xuè 瀥
  • duì 瀩
  • kuàng,guō 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