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

复制

ㄧˊ

正文・巳集上 水部 共8画

正文巳集上

水部

8画

U+6C82

4

4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57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609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557頁,第5

唐韻》、《集韻》、《韻會𡘋魚衣切,音溰 —— 水名。說文》:水,出東海費縣。一曰沂水出泰山,蓋靑州浸。周禮・夏官・職方氏》:靑州,其浸沂、沐。水經注》:沂水於下邳縣北西流,分爲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逕城東屈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徐、泗閒以爲圮〔圮當為圯形誤。《說文》圮:毀也,从土,己聲;圯:東楚謂橋,从土,巳聲。參頁0152「圯」字釋,並參0247「嶏」字釋〕,子房遇黃石公,卽此處。地理通釋》:曾氏曰:徐州之水,以沂名者非一。酈道元謂出尼丘山,西北逕魯之雩門,謂之沂水;出泰山武陽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

又,山名。四鎭之一。周禮・春官・大司樂》:四鎭五嶽。【註】靑州之沂山。

又,地名。左傳・定五年》:大敗夫㮣王于沂。【註】沂,楚地。

又,州名。本秦琅邪地,宋置北徐州,周攺沂州,今屬兗州府;又,沂水,縣名,本春秋鄆邑,今屬靑州府。俱見《廣輿記》。

又,姓。一統志》有沭陽令沂州。

又,《集韻》、《正韻𡘋魚巾切,音銀 —— 器之釿鍔。釿,或作沂。爾雅・釋樂》:大箎謂之沂。又,杜篤〈論都賦〉「奮彗光,埽項軍;遂濟人難,蕩滌於泗沂〕,班固〈答賔戲〉「張良受書於邳沂」,俱作魚巾切。

卷目:考證・巳集上 部首:水部

愛日堂藏本: 第35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654頁,第17

《周禮・夏官・職方氏》靑州,其浸沂沐。

謹照原晝沐改沭。

《爾雅・釋樂》大箎謂之沂。

謹照原文箎改篪。

注解

〔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沂〕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斤

〔沂〕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斤声。本义是沂水。古水名。

〔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í] ⑴ 〔~河〕水名,源出中国山东省,至江苏省入海。

沂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禧
  • huàn 幻
  • chéng,dèng 澄
  • 武
  • wén 文
  • fāng 方
  • háo 豪
  • miǎn 冕
  • hǎi 海
  • péng,bāng 彭
  • 福
  • pèi 沛
  • píng 平
  • 博
  • bīn 斌
  • 沽
  • huì 惠
  • lín 霖
  • 墨
  • 法
  • 熙
  • xīn 忻
  • yáng 洋
  • péng 朋
  • huáng 皇
  • méng 朦
  • míng 明
  • huì 慧
  • héng 恒
  • hán 涵
  • 河
  • fěi,fēi 斐
  • 霓
  • màn 曼
  • bǎi 百
  • luò 洛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wàng 旺
  • yán 岩
  • míng 明
  • chéng 承
  • xīn 欣
  • lín 林
  • 武
  • niàn 念
  • 昔
  • 妮
  • gǎn 秆
  • péng 朋
  • bǎn 昄
  • chāng 昌
  • xīn 昕
  • tóng 彤
  • hé,hè,huó,huò,hú 和
  • zhuó 卓
  • yǒng 咏
  • mèi 妹
  • 坡
  • kūn 坤
  • tǎn 坦
  • dí,dì,de 的
  • mín 旼
  • yuè 岳
  • jiā 佳
  • 沐
  • yǔ,yù 雨
  • pèi 沛
  • bǐng 秉
  • zhōng 忠
  • mín 旻
  • kūn 昆
  • qǐn 昑
  • qí,jī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