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15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179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6頁,第15字
音《唐韻》:直貞切;《集韻》:馳貞切;《韻會》:馳成切,𡘋音程。《說文》:平也。从口,壬聲。
义又,《玉篇》:解也。
义又,《廣韻》:示也、見也。《正韻》:露也。
义又,姓。《正字通》:《古今印藪》有呈紳。
义又,與程通。《史記・秦始皇紀》: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音又,《廣韻》、《集韻》𡘋直正切,音鄭。《廣韻》:自媒衒。《唐書・韋澳傳》:恐無呈身御史。
音又,《集韻》:丑郢切,音騁 —— 與逞同,通也。一曰快也。
注解
〔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呈〕字拼音是ché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口、𡈼。
〔呈〕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壬( tǐng )声。本义是平。
〔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éng] ⑴ 显出,露出⑵ 恭敬地送上去⑶ 下级报告上级的文件⑷ 同“程”,规划、法式、标准。
呈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