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

复制

páoㄆㄠˊ

正文・子集下 勹部 共11画

正文子集下

勹部

11画

U+530F

2

9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勹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0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151頁,第33

標點整理本: 第81頁,第11

唐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𡘋音庖。說文》:瓠也。从夸,包聲,取其可包藏物也。詩・邶風》:匏有苦葉。【註】陸佃曰:短頸大腹曰匏。陸璣《詩疏》:匏葉少時可爲羹,又可淹煮,至八月葉卽苦。嚴粲《詩緝》:匏經霜葉枯落,乾之腰以度水。〈魯語〉:苦匏不材於人,共濟而巳。

又,《爾雅翼》:匏在八音之一,笙十三簧,竽三十六簧,皆列管匏內,施簧管端。

又,以爲飮器。詩・大雅》:酌之用匏。禮・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

又,《韻會》:匏瓜,星名,在河鼓東。

集韻》或作瓟。

注解

〔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勹部

〔匏〕字拼音是p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夸、包

〔匏〕字造字法是会意。《说文》:“从包从瓠省。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按:“瓠”( hù )葫芦。省:即省形,选取“瓠”字形体的一部分“夸”,与“包”会合成义。本义是葫芦的一种,即匏瓜。

〔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páo] ⑴ 〔~瓜〕a。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比葫芦大,对半剖开可做水瓢。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俗称“瓢葫芦”。⑵ 中国古代八音之一,如笙、竽等。

匏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禧
  • huàn 幻
  • chéng,dèng 澄
  • 武
  • wén 文
  • fāng 方
  • háo 豪
  • miǎn 冕
  • hǎi 海
  • péng,bāng 彭
  • 福
  • pèi 沛
  • píng 平
  • 博
  • bīn 斌
  • 沽
  • huì 惠
  • lín 霖
  • 墨
  • 法
  • 熙
  • xīn 忻
  • yáng 洋
  • péng 朋
  • huáng 皇
  • méng 朦
  • míng 明
  • huì 慧
  • héng 恒
  • hán 涵
  • 河
  • fěi,fēi 斐
  • 霓
  • màn 曼
  • bǎi 百
  • luò 洛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chén 晨
  • tián 甜
  • màn 曼
  • shèng 胜
  • bīn 斌
  • liáng 梁
  • 梓
  • jiàn 健
  • hǎi 海
  • kāng 康
  • jiǎo 皎
  • hào 浩
  • shèng,chéng 晟
  • zhé 晢
  • chóng 崇
  • yōu 悠
  • zhèn 振
  • zhū 珠
  • 旎
  • lǎng 朗
  • jùn,xùn 浚
  • bāo 胞
  • 胡
  • hán 晗
  • hào 晧
  • yán,yàn 硏
  • jié 崨
  • qīng 卿
  • gāng 罡
  • mào 茂
  • máo 茅
  • bāng 邦
  • miǎn 冕
  • mèng 梦
  • shuǎng 爽
  • wǎn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