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9頁,第19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1頁,第42字
標點整理本: 第47頁,第4字
音《唐韻》:諾何切;《集韻》:囊何切;《正韻》:奴何切,𡘋音那 —— 驅疫也。《禮・月令》:季春,命國難,九門磔攘㊟〔「攘」,原文作「禳」〕,以畢春氣;仲秋,天子乃難,以達秋氣;季冬,命有司大難,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註】難與儺通。《博物志》:漢舊史,儺立桃人葦索滄耳虎等。《通雅》:漸耳,滄耳也。又,儺神凡十二,皆使之追惡凶。詳見《後漢・禮儀志》。
义又,猗儺,柔順貌。《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又,〈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難。【註】盛貌。
音又,《集韻》:乃可切,音娜。《詩・衞風》:佩玉之儺。【註】儺,行有度也。《毛詩古音考》:猗儺,音阿那。
音又,與旎、那、娜𡘋通。《楚辭・九辯》紛旖𩲌乎都房,宋玉〈高唐賦〉猗旎豐沛,張衡〈南都賦〉阿那蓊茸,陳思王〈洛神賦〉華容婀娜,音義𡘋同。
注解
〔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儺〕字拼音是nu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難。
〔儺〕字造字法是形聲。从人,難聲。本义是步行有節度。
〔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uó] ⑴ 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⑵ 柔美的樣子。見“猗儺”條。
儺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