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8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9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23頁,第14字
音《唐韻》:夷質切;《集韻》、《韻會》:弋質切,𡘋音佾 —— 安逸不勞也。《孟子》「四肢之於安佚也」,同「逸」。
义又,隱遁也。《孟子》:遺佚而不怨。
义又,過失也。《書・盤庚》:惟予一人有佚罰。
义又,通作失。《史記・韓非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前漢・五行志》「魯夫人淫失於齊,卒殺桓公」,𡘋與佚同。
义又,《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與逸同。
义又,姓。周佚之狐,鄭大夫。
义又,人名。史佚,周武王時太史,名佚。
音又,《韻會》:徒結切,音垤。揚子《方言》:佚,蕩緩也。《前漢・揚雄傳》:爲人𥳑易佚蕩。
义又,通迭,更也、遞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四國佚興。
义又,與佾義同,行列也。揚雄〈蜀都賦〉:其佚則接芬錯芳,襜袩纖延。
音《說文》:从人,失聲,佚民也。一曰佚忽也。
注解
〔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佚〕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ì、d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失。
〔佚〕字造字法是形声。从人,失声。本义是隐逸的人。
〔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 ⑴ 同“逸”。⑵ 放荡⑶ 美⑷ 姓。㈡ [dié] ⑴ 古同“迭”,轮流,更替。
佚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