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复制

zhǔㄓㄨˇ

正文・子集上 丶部 共5画

正文子集上

丶部

5画

U+4E3B

1

4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丶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80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6頁,第3

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𡘋音麈 —— 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鮒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成鮒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之「成鮒」之「鮒」,本作「鱄」。原文作:魏子謂成鱄。〕

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

又,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又,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又,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為節引,原文作: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國大旱,則帥巫而舞雩;國有大烖,則帥巫而造巫恒;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凡祭事守瘞、凡喪事,掌巫降之禮。〕【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又,《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又,〈晉語〉:陽子剛而主能。【註】上也。

又,姓。隋主冑、明主問禮。又,主父,複姓。

又,《正韻》:陟慮切 —— 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註】主,同「注」。

卷目:考證・子集上 部首:丶部

愛日堂藏本: 第17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37頁,第9

《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鮒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謹照原文成鮒改成鱄。

注解

〔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丶部

〔主〕字拼音是zhǔ,独体字,可拆字为丶、󵣀、!、丶、王、!、亠、土

〔主〕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点燃的火把。下面是木材。“主”是“炷”的本字。小篆字形从上往下依次为:火焰、油盏、灯台、灯座。本义是灯心。

〔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ǔ] ⑴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⑵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⑶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⑷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⑸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⑹ 预示⑺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⑻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⑼ 姓。

主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查字典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

五行相同的字

更多
  • zhèng,zhēng 正
  • shēng 升
  • jié 捷
  • chūn 萅
  • sī,sāi 思
  • 夕
  • 昔
  • 瑜
  • ruì 瑞
  • xuàn 昡
  • 如
  • chéng 丞
  • xiǎo 小
  • xián 嫺
  • shī 施
  • 儒
  • ruì 睿
  • zhāo,cháo 朝
  • chāng 昌
  • chéng 承
  • réng 礽
  • shèng 胜
  • zhòu 宙
  • wén 彣
  • chén 晨
  • chóng 崇
  • zhěng 拯
  • xuān 暄
  • qiān 千
  • shān 珊
  • zhū 珠
  • 姒
  • chéng 成
  • xuán,xuàn 旋
  • rén 人
  • cái 才

笔画相同的字

更多
  • zhèng,zhēng 正
  • yǒng 永
  • shēng 生
  • gān 甘
  • mín 民
  • dōng 冬
  • shèng,kū 圣
  • píng 平
  • níng,nìng,zhù 宁
  • xiān 仙
  • huì 卉
  • 禾
  • yè,xié 叶
  • qiǎo 巧
  • rǎn 冉
  • gōng 功
  • wèi 未
  • shí,dàn 石
  • 必
  • shì 仕
  • qiān 仟
  • jiā 加
  • 玉
  • qiú 叴
  • zī,zǐ,zǎi 仔
  • zhàng 仗
  • líng,lǐng,lìng 令
  • kě,kè 可
  • guā 瓜
  • qiǎ,kǎ 卡
  • 戊
  • tián 田
  • 以
  • yāng 央
  • 四
  • shēn 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