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一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8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75頁,第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頁,第5字
音《唐韻》:親吉切;《集韻》、《韻會》、《正韻》:戚悉切,𡘋音桼 —— 少陽數也。《說文》:陽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註】七政,日月五星也。《詩・唐風》:豈曰無衣七兮。【註】侯伯七命,車服皆以七爲節。
义又,詞家以七名篇,雖八首,問對凡七。七者,問對之別名,始枚乗〈七發〉,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啓〉、張協〈七命〉,繼之凡十餘家。
义又,三七,藥名。《本草綱目》:言葉左三右四,故名。一說本名山桼。
义又,姓。明七希賢。
义又,人名。《續仙傳》:殷七七,名文祥。蘇軾詩: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論時節遣花開。
义《正字通》:或通作㭍、桼、漆。
注解
〔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一部。
〔七〕字拼音是qī,独体字。
〔七〕字造字法是指事。从一ㄣ。画以纪数。本义是六加一的和。
〔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ī] ⑴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⑵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⑶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七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