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亦作“警勑”。亦作“警饬”。
警戒。
亦作“警勅”。亦作“警飭”。警戒。
引《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玁狁 孔棘” 汉•郑玄 笺:“戒,警敕军事也。孔,甚。棘,急也。言君子小人岂不日相警戒乎?”一本作“警勑”。 唐•陆贽 《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进而有过则示惩,惩而改修则復进,既不废法,亦无弃人,虽纤芥必惩而才用不匱;故能使黜退者克励以求復,登进者警飭以恪居。”宋•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使天下懦将骄卒,闻之皆震栗竦动,以自警飭。”清•宗稷辰 《姚适庵怡柯草堂诗赋抄序》:“及归而端忧,起而防边,提桁杨,守壁垒,藩屏乎昆弥,警敕夫錞于,宜形之咏叹者益变。”
拼音:jǐng chì
注音:ㄐㄧㄥˇ ㄔㄧˋ
繁体:警敕
["①帝王的诏书、命令。如 ~命。~书。~封。奉~。宣~。②告诫。如 申~。戒~。③古同“饬”,整顿。"]详细解释
["①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如 ~卫。~世。~告。~戒。~备。~惕。~省( xǐng )(警惕醒悟)。②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如 ~号。~报。~钟。③感觉敏锐,见解独到。如 ~句。~觉( jué )。机~。④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如 ~察。~士。"]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