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顶事;成事。
例空谈不济事。
英be of help; benefit;
犹成事。后常与“不”连用,表示否定。
引《左传·庄公十四年》:“庄公 之子犹有八人,若皆以官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君其若之何!”《宋书·庾悦传》:“夫设官分职,军国殊用,牧民以息务为大,武略以济事为先。”《三国演义》第七十回:“飞 见不济事,把军退二十里,却和 魏延 引数十骑,自来两边哨探小路。”叶圣陶 《倪焕之》十九:“单看见一个学校,一批学生,不济事,还得睁着眼看社会大众。”
有益于事。指能成事。
引《左传·成公六年》:「圣人与众同欲,是以济事。」《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几十两银子不济事。我竟给你一百两银子,你拿过去教班子。」
拼音:jì shì
出处: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况其母弟掩余、烛庸并握兵权,虽有擒龙搏虎之勇,鬼神不测之谋,安能济事。”
["①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如 ~情。~件。~业。②变故。如 ~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③职业。如 谋~(指找职业)。④关系和责任。如 你走吧,没你的~了。⑤办法。如 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⑥做,治。如 不~生产。无所~事。⑦服侍。如 ~父母。"]详细解释
["①渡,过河。如 同舟共~。②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如 ~世。救~。赈~。周~。接~。③补益。如 无~于事。","◎〔~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