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发
- 拼音
- qī fā
- 注音
- ㄑㄧ ㄈㄚ
- 繁体
- 七發
七发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七发
辞赋名篇。汉枚乘作。《文选·枚乘〈七发〉》李善题解:“《七发》者,说七事以起发太子也,犹《楚词·七谏》之流。”后有不少仿作,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驷《七依》、马融《七广》、王粲曹植《七启》、徐干《七喻》、张协《七命》等,形成一种辞赋体裁,称为“七体”,简称“七”。
引证解释
辞赋名篇。 汉•枚乘 作。
引《文选·枚乘〈七发〉》 李善 题解:“《七发》者,説七事以起发太子也,犹《楚词·七諫》之流。”
后有不少仿作,如 傅毅 《七激》、 张衡 《七辩》、 崔驷 《七依》、 马融 《七广》、 王粲 曹植 《七启》、 徐干 《七喻》、 张协 《七命》等,形成一种辞赋体裁,称为“七体”,简称“七”。 唐•刘知几 《史通·序例》:“枚乘 首唱《七发》,加以《七章》、《七辩》。音辞虽异,旨趣皆同。”
清•赵翼 《接西庄书知目疾已霍然》诗:“《七发》能起病,一檄可愈风。”
国语辞典
七发
网络解释
《七发》是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这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此赋是汉大赋的发端之作,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它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连写七件事的结构方式,为后世所沿习,并形成赋中的“七体”。
七发的字义分解
-
七
拼音 qī 部首 一 总笔画 2["①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②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③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详细解释
-
发
拼音 fāfà 部首 又 总笔画 5["①交付,送出。如 分~。~放。~行(批发)。②放,射。如 ~射。百~百中。焕~。③表达,阐述。如 ~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④散开,分散。如 ~散。⑤开展,张大,扩大。如 ~展。~扬。⑥打开,揭露。如 ~现。~掘。⑦产生,出现。如 ~生。~愤。奋~。⑧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如 ~面。⑨显现,显出。如 ~病。~抖。~憷。⑩开始动作。如 ~动。⑪引起,开启。如 启~。~人深省。⑫公布,宣布。如 ~布。~号施令。⑬量词,用于枪弹、炮弹。","◎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如 头~。鬓~。怒~冲冠。"]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