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yuán jié

三元节

拼音
sān yuán jié
注音
ㄙㄢ ㄩㄢˊ ㄐㄧㄝˊ
繁体
三元節

三元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元节sān yuán jié

  1.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

引证解释

  1.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七六:“金画香臺出露盘黄龙雕刻朱阑焚修每遇三元节天子亲簪白玉冠。”

网络解释

三元节三元节,是传统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

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

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

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三元节的字义分解

  • 拼音 sān 部首 总笔画 3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 ~思而行。~缄其口。"]详细解释

  • 拼音 yuán 部首 总笔画 4

    ["头、首、始、大。 ~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基本。 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同“圆”。未知数。 一~二次方程。中国朝代名。 ~代。~曲。姓。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详细解释

  • 拼音 jiéjiē 部首 总笔画 5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 竹~。~外生枝。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 关~。两~车厢。段落,事项。 ~~(一段一段地,逐步)。~目。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气。~令。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 ~日。礼度。 礼~。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 ~奏。~拍。~律。操守。 ~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省减,限制。 ~省。~制。开源~流。略去,简略。 ~选。~录。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 符~。使~。姓。","〔~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详细解释

三元节的分字组词

三元节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