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wū

阳乌

拼音
yáng wū
注音
ㄧㄤˊ ㄨ
繁体
陽烏

阳乌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阳乌yáng wū

  1. 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的三足乌。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李善注:“春秋元命包》曰:'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南朝徐陵丹阳上庸路碑》:“阳乌驭日,宁惧武贲之弓;飞雨弥天,无待期门之盖。”唐李白《上云乐》:“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因用以借指太阳。

  2. 天色

  3. 鸟名。

引证解释

  1. 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的三足乌

    《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 假道於峻歧,阳乌迴翼乎高标。”
    李善 注:“《春秋元命包》曰:‘阳成於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南朝•陈 徐陵 丹阳上庸路碑:“阳乌驭日,寧惧武賁之弓;飞雨弥天,无待期门之盖。”
    唐•李白 《上云乐》:“阳乌出谷顾兔半藏身。”
    因用以借指太阳。 《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梁元帝 《郢州晋安寺碑铭:“落霞将暮,鲜云夕布,峯下阳乌,林生阴兔。”

  2. 指天色。

    唐•高彦休 《唐阙史·崔碣》:“﹝ 杨生 ﹞即又勉之曰:‘阳乌已晚,幸择良辰。’”

  3. 鸟名。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阳乌﹝集解﹞引 陈藏器 曰:“阳乌出 建州。似鸛而殊小,身黑,颈长而白。”

国语辞典

阳乌yáng wū

  1. 太阳。

    《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于峻岐,阳乌回翼乎高标。」

  2. 动物名。一种似鹳而小,身黑,颈长而白的鸟。

网络解释

阳乌

yáng wū ㄧㄤˊ ㄨ

阳乌阳乌

1.神话传说中在太阳里的三足乌。《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于峻歧﹐阳乌回翼乎高标。"李善注﹕"《春秋元命包》曰﹕'阳成于三﹐故日中有三足乌﹐乌者﹐阳精。'"南朝陈徐陵《丹阳上庸路碑》﹕"阳乌驭日﹐宁惧武贲之弓﹔飞雨弥天﹐无待期门之盖。"唐李白《上云乐》﹕"阳乌未出谷﹐顾兔半藏身。"因用以借指太阳。

2.指天色。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崔碣》:“﹝ 杨生 ﹞即又勉之曰:‘阳乌已晚,幸择良辰。”

3.鸟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阳乌》﹝集解﹞引 陈藏器 曰:“阳乌出 建州 。似鹳而殊小,身黑,颈长而白。”

南宋时,福建候官有个叫陈韡(音读伟wěi)的孩子从小聪明好学,在父亲影响下,读了许多书,八岁时,便成了一个才华出众的小学者

他父亲陈孔硕和伯父陈孔夙,都曾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学生,极有学问.有一次,朱熹专程看望他父亲.对于朱熹陈韡早就很敬慕,这次陪着父亲见到了朱熹,陈韡又懂事又有礼貌,静静地站在大人们身边,听大人们讨论学问.

朱熹很喜欢陈韡,想试试他的才学,便把他叫到跟前,要他对出下句,这出句是:

一行朔雁,避风雨而南来

朱熹借候鸟大雁南飞的特点,写出当时自己一些遭遇.当时,朱熹已在哲学上有很大成就,在政治主张抗金,并强调要有充分准备,被反对派看成是"伪学".朔,指北方,当时南宋的都城临安浙江杭州).陈韡听了,想了一会儿便对道:

万古阳鸟,破烟云而东去

"阳鸟"指太阳,因为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日中有三足鸟",所以把阳鸟作为太阳的代称.陈韡的下联意思是:任烟云弥漫终于难挡太阳在东方喷薄而出.对联巧妙安慰了朱熹,赞叹朱熹在道德学业上终将万古不朽,还抒发了自己的远大情怀以后,陈韡果然考上了进士并且文武双全

阳乌的字义分解

  • 拼音 部首 丿 总笔画 4

    ["指“乌鸦” ~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黑色的。 ~亮。~云。无,没有。 化为~有。文言疑问词,哪,何。 ~足道哉?同“呜”,呜乎。姓。"]详细解释

  • 拼音 yáng 部首 总笔画 6

    ["明亮。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 268A)。指“太阳” ~光。~面。~历。向~。夕~。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 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温暖。 ~春。外露的,明显的。 ~沟。~奉阴违。凸出的。 ~文图章。关于活人的。 ~间(人世间)。~宅。~寿。带正电的。 ~极。~电。~离子。男性生殖器。 ~痿。古同“佯”,假装。姓。"]详细解释

阳乌的分字组词

阳乌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