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模糊查询,支持通配符和拼音查询, 帮助 。
亦作“秉珪”。
手执玉圭。
亦作“秉珪”。手执玉圭。
引《书·金縢》:“为坛於南方北面, 周公 立焉。植璧秉珪,乃告 大王、王季、文王。”三国 魏 嵇康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汤 祷 桑林,周公 秉圭,不知是谴祟非也?”明•唐顺之 《读<春秋>》:“天子黼扆之前,乃不得一人秉圭而北面者。”
【引证解释】
亦作“秉珪”。 手执玉圭。《书·金縢》:“为坛於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大王、王季、文王。” 三国 魏 嵇康 《难》:“汤祷桑林,周公秉圭,不知是谴祟非也?” 明 唐顺之 《读》:“天子黼扆之前,乃不得一人秉圭而北面者。”《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州吁佩玉秉圭方欲鞠躬行礼。”
["①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如 ~角( jiǎo )(圭的棱角,喻锋芒)。②古代测日影的器具。如 ~表(a.测日影的器具;b.标准)。~臬(指标准、法度,如“奉为~~”)。③古代容量单位(一升的十万分之一)如 ~撮(喻小量)。~勺。④古代重量单位,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⑤洁。如 ~田(古代卿大夫供祭祀用的田)。"]详细解释
["①拿着,持。如 ~烛。②掌握、主持。如 ~正。~公。③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④姓。"]详细解释
bǐng xìng
bǐng yuè
bǐng biān
guī yú
rú guī rú zhāng
bā lā guī
bǐng zhì
guī yǐng
guī jiăo
bǐng chéng
bǐng dú
bǐng fú
bǐng guó
bǐng jiàn
bǐng jiāo
bǐng lì
bǐng róng
bǐng suì
sù bǐng
bì mén guī dòu
bǐng zhé
zhèn guī
fēng guī
guī bēi
fù guī
chàng guī
jiè guī
guī bì
guī ruì
guī shǒu
guī tóu
dāo guī yào
bǐng zhóu
bái guī wú diàn
bǐng zhú yè yóu
bǐng zhú dá d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