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án hé

悬河

拼音
xuán hé
注音
ㄒㄩㄢˊ ㄏㄜˊ
繁体
懸河

悬河的意思

词语解释

悬河xuán hé

  1. 河床两岸地势高的河流

    aboveground river;

  2. 瀑布

    waterfall;

  3. 比喻说话文笔流畅

    口若悬河

    (talk) glibly;

引证解释

  1. 指瀑布。

  2. 倾泻不止

    唐•牟融 《邵公母》诗:“搔首惊闻 楚 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明•李东阳 《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泪復悬河。”

  3. 比喻论辩滔滔不绝文辞流畅奔放

    南朝•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盈川 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清•唐孙华 《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巖电烂。”
    苏曼殊 《碎簪记》:“莲佩 至此,忽停其悬河之口。”

  4. 指高出地面的河。

    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越抬越高,形成了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地上悬河’。”

国语辞典

悬河xuán hé

  1. 倾泻不止的河水

    《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譬犹泰山而压蚁壤,决悬河而注熛烬,岂有不殄灭者哉!」

  2. 比喻善用辞令,说话滔滔不绝。唐·刘长卿〈西陵寄一上人〉诗:「多谢清言玄度悬河高论有谁持?」唐·罗隐〈言〉诗:「须信祸胎生利口,莫将讥思悬河。」也作「悬河泻水」。

网络解释

悬河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是世界著名的“悬河”,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5米。

悬河的字义分解

  • 拼音 xuán 部首 总笔画 11

    ["挂,吊在空中。 ~垂。~吊。~梯。~河。~心。~念(a.挂念;b.文艺作品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今后命运的伏笔)。~梁刺股。没有着落,没有结束。 ~断。~案。~而未决。距离远。 ~隔。~殊。危险。 ~崖。~乎(“乎”读轻声)。公开提示。 ~赏。"]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8

    ["水道的通称。 ~道。~沟。~谷。~流。~滩。~沿。~鲜(供食用的新鲜河鱼、河虾等)。~港。~湾。~网。~运。内~。特指中国黄河。 ~套。~防。指“银河系” 天~。~汉。"]详细解释

悬河的分字组词

悬河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