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阴
- 拼音
- táng yīn
- 注音
- ㄊㄤˊ ㄧㄣ
- 繁体
- 棠陰
棠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棠阴
引证解释
棠树树荫。
引南朝•梁简文帝 《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诗:“柳栽今尚在,棠阴君詎怜。”
唐•刘长卿 《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诗:“幸容栖託分,犹恋旧棠阴。”
宋•王禹偁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诗:“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跃身入三舘,烂目閲四库。”
清•钱谦益 《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谭性教授承德郎》:“棠阴遍 陈 汝 之间,尸祝在 黄 韩 之后。”后因以“棠阴”指光阴。
引《淮南子·览冥训》:“日入 落棠。”
高诱 注:“落棠,山名,日所入也。”
《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凡我僚旧,均哀共戚。怨天德之无厚,痛棠阴之不留。”
吕向 注:“言其光阴不復留也。”
国语辞典
棠阴
周时召伯巡行南国,曾在棠树下听讼理事。召公死后,后人爱其树不忍翦伐。见《史记·卷三四·燕召公世家》。后以棠阴誉称去职官吏的政绩。
引唐·刘长卿〈余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诗:「幸容栖托分,犹恋旧棠阴。」
网络解释
词语解释
(1).棠树树荫。
唐 戴叔伦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诗:“石壁转棠阴, 鄱阳 寄茅室。”
(2).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典源
召公姓姬名奭,周武王的弟弟,因他的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故称召公,亦称邵公。周召分陕后,据《史记》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诗经》里有《甘棠》诗一首,其诗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翻译成现代话: 棠荫茂盛树萌长,千万别砍伤,召公曾用它做房。 棠荫茂盛树萌长,千万别砍劈,召公曾在此休息。 棠荫茂盛树萌长,千万别动手,召公曾在此逗留。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此为周人怀念召伯德政的颂诗。后因以“棠阴”等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
南朝 梁简文帝 《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诗:“柳栽今尚在,棠阴君讵怜。”
唐 刘长卿 《馀干夜宴奉饯前苏州韦使君新除婺州作》诗:“幸容栖托分,犹恋旧棠阴。”
宋 王禹偁 《暴富送孙何入史馆》诗:“二年佐棠阴,眼黑怕文簿。跃身入三舘,烂目阅四库。”
清 钱谦益 《南京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谭性教授承德郎》:“棠阴遍 陈 汝 之间,尸祝在 黄 韩 之后。”参见“ 棠树 ”。
(3).指光阴。
《淮南子·览冥训》:“日入 落棠 。” 高诱 注:“ 落棠 ,山名,日所入也。”后因以“棠阴”指光阴。
《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凡我僚旧,均哀共戚。怨天德之无厚,痛棠阴之不留。” 吕向 注:“言其光阴不复留也。”
棠阴的字义分解
-
棠
拼音 táng 部首 木 总笔画 12["①〔~梨〕a.落叶乔木,果实略呈球形。可以用作嫁接各种梨的砧木;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杜梨”。②姓。"]详细解释
-
阴
拼音 yīn 部首 阝 总笔画 6["①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诸一,与“阳”相对:~阳。一~一阳谓之道。~差阳错。~盛阳衰。~虚生热。图形:⚋(U 268B)。②指“月亮”如 太~(月亮)。~历。③带负电的。如 ~电。~极。~离子。④云层较厚,遮住阳光。如 ~沉。~雨。~郁(亦指忧郁,不开朗)。~霾。⑤不见阳光,亦指不见阳光的地方。如 ~面。~干( gān )。~凉,~影。山~(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碑~(碑的背面)。⑥不露出表面的,暗中的。如 ~沟。~通(秘密往来)。~私。~功(➊暗中做的好事;➋迷信指被阴间记功的好事)。⑦背地捣鬼,险恶。如 ~谋。~毒。⑧指冥间。如 ~间。~司。~曹地府。⑨凹进的。如 ~文图章。~识(即阴文)。⑩指时间。如 光~。惜寸~。⑪生殖器。如 ~部。~道。~茎。~囊。⑫姓。"]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