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注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注解
翻译
- 德语 Erläuterung (S)
引证解释
引《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扶风 杜林 传《古文尚书》、 林 同郡 贾逵 为之作训, 马融 作传, 郑玄 注解,由是《古文尚书》遂显於世。”
宋•欧阳修 《<删正黄庭经>序》:“其难晓之言,略为注解。”
清•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杜牧之》:“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传,乃 郑玄 辈为注解之罪,僕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泛指解释。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好端端的话,被这位太太一下注解,他姊妹听着益发不好意思。”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三:“﹝我﹞就只是知道这一点子,然而这一点也尽够一个沦落人的注解了。”解释字句的文字。
引三国 吴 陆绩 《述玄》:“后数年专精读之,半岁间粗觉其意,於是草创注解,未能也。”
宋•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灵素 被旨修道书,改正诸家醮仪,校讎《丹经·灵篇》,删修注解。”
清•俞樾 《茶香室续钞·李善注<文选>有数本》:“其絶笔之本,兼释音训义,注解甚多。”
胡适 《<墨子小取篇>新诂·序例》:“全篇共分九节,现在逐节分写。本文逐字隔开,注解用五号字,注之注用六号字。”
1. 用文字来解释字句。 明•李贽 《答邓石阳书》:“昨者復书‘真空’十六字,已説得无渗漏矣,今復为註解以请正,何如?”
《镜花缘》第九三回:“不是《博雅》、《方言》的别名,就是《山海经》、《拾遗记》的冷名,先要註解,岂能雅俗共赏。”解释字句的文字。
引元•无名氏 《端正好》套曲:“初学篤志真心爱,广看些经书註解,忽然间心地悟豁然开。”
明•吕柟 《朱四子抄释》卷一:“读书须是将本文熟读,且咀嚼有味,若有理会不得处,然后将註解看,方是有益。”
清•朱之瑜 《答桐山知几书》:“故不肖於古文子史中註解时有批抹者,此惟可与知者道耳,与庸人言,无不抵掌而笑。”
国语辞典
注解
解释字句的意义。
引《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杨伦传》:「扶风杜林传古文尚书,林同郡贾逵为之作训,马融作传,郑玄注解,由是古文尚书遂显于世。」
宋·邢昺〈孝经注疏序〉:「诸家注解,皆荣华其言,妄生穿凿。」解释字句意义的文字。
引三国吴·陆绩〈述玄〉:「后数年专精读之,半岁闲粗觉其意,于是草创注解。」
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灵素被旨修道书,改正诸家醮仪,校雠丹经、灵篇,删修注解。」
网络解释
注解的字义分解
-
注
拼音 zhù 部首 氵 总笔画 8["①灌进去。如 ~入。~射。大雨如~。②(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如 ~视。~目。~意。③用文字来解释词名。如 ~解。~释。~音。夹~。④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如 ~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⑤记载,登记。如 ~册。~销。⑥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如 下~。赌~。⑦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如 一~钱。"]详细解释
-
解
拼音 jiějièxiè 部首 角 总笔画 13["①剖开,分开。如 ~剖。分~。瓦~。~体。②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如 ~开。~甲归田。~囊相助。③除去,除,废除,停止。如 ~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除。~饿。~乏。~惑。~疑。~围。~脱。~雇。~聘。~散。~毒。④溶化。如 溶~。~冻。⑤讲明白,分析说明。如 ~释。~析。~说。劝~。~嘲。⑥懂,明白。如 理~。见~。⑦调和,处理。如 ~决。和~。调( tiáo )~。排~。⑧高兴,开心。如 ~颜而笑。⑨排泄。如 ~手。⑩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⑪演算方程式。如 ~方程。⑫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①发送。②押送财物或犯人。如 押~。起~。~差( chāi )。~回北京。","①古同“懈”,松弛,懈怠。②古同“邂”,邂逅。③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如 卖~的。跑马卖~。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⑤姓。"]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