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ǔ cháng

腐肠

拼音
fǔ cháng
注音
ㄈㄨˇ ㄔㄤˊ
繁体
腐腸

腐肠的意思

词语解释

腐肠fǔ cháng

  1. 腐蚀肠胃古人每用以指美酒嘉肴。

  2. 中草药黄芩的别称

引证解释

  1. 腐蚀肠胃。古人每用以指美酒嘉肴。

    汉•枚乘 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晋•张协 七命:“耽口爽之饌,甘腊毒之味,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
    南朝•梁 何逊 《七召》:“既深悟於腐肠,岂自迷於爽口。”
    唐•白居易 《寄庐少卿》诗:“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2. 中草药黄芩的别称。

    《神农本草经》卷二:“﹝黄芩﹞一名腐肠,生川谷。”
    南朝•梁 陶弘景 本草集注·草木中》:“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
    唐•柳宗元 《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是故经(指《本草》)中……言人参者以人形,黄芩以腐肠。”

网络解释

腐肠

释名 黄芩。

气味 (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 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随季节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病愈。久服使人健壮

2、胸部积热。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三补丸”。

3、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4、肝热生翳。用黄芩一两、淡豉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着吃,温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酒、面。

5、吐血、鼻血、下血。黄芩一两,研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和渣一起温服。

6、血淋热痛。用黄芩一两,水煎,热服。

7、妇女绝经期的年龄已过,仍有月经或月经过多。用黄芩心二两,浸淘米水中七天,取出炙干再浸,如此七次,研细,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8、安胎清热。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药中加神曲亦可。

9、产后血渴,饮水不止。用黄芩、麦门冬,等分为末,水煎,温服。

附方 黄芩的主要功用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本品“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腐肠的字义分解

  • 拼音 cháng 部首 总笔画 7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 ~子。~衣。肝~寸断。羊~小道。脑满~肥。"]详细解释

  • 拼音 部首 总笔画 14

    ["朽烂,变质。 ~烂。~朽。~败。~化。~蚀。~臭。陈~。流水不~。思想陈旧过时。 ~旧。~儒。迂~。某些豆制食品。 豆~(“腐”读轻声)。~乳。~竹。古代指施以宫刑。 ~刑。"]详细解释

腐肠的分字组词

腐肠的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