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倛
- 拼音
- méng qī
- 注音
- ㄇㄥˊ ㄑㄧ
蒙倛的字义分解
-
倛
拼音 qī 部首 亻 总笔画 10["①古代打鬼驱疫时用的面具。《字彙•人部》:“倛,韓昌黎曰:‘四目方相,兩目為倛。’”《荀子•非相》:“仲尼之狀,面如蒙倛。”楊倞注:“倛,方相也。”《子華子•大道》:“蒙之以倛首,則見之者,棄之而走。”②同“欺”。欺诈。《集韻•之韻》:“欺,《説文》:‘詐欺也。’或作倛。”③祈雨用的土偶人。《集韻•之韻》:“倛,淮南祈雨土偶人曰倛。”","◎〔倛儗〕迟疑不前。《玉篇•人部》:“倛,倛儗,不行。”《類篇•人部》:“倛,倛儗,不前。”"]详细解释
-
蒙
拼音 mēngméngměng 部首 艹 总笔画 13["①欺骗。如 ~骗。~哄。~事。欺上~下。②昏迷,眼发黑。如 ~头转向。③胡乱猜测。如 瞎~。","①没有知识,愚昧。如 启~。发~。~昧。②遮盖起来。如 ~罩。~子。~蔽。③受。如 承~。~难。~尘。~垢。④形容雨点细小。如 ~~细雨。⑤姓。⑥同“艨”。","◎měng ㄇㄥˇ 〔~古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B。蒙古国的主要民族。"]详细解释